去暹粒,光和空气,都是赠品,寺庙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直到我们快结束行程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一点:真的是看了两天寺庙呀。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为了能看到吴哥的日出我们拼了,基本没睡觉。因为我们了解过如果想看日出从酒店出发最晚也要凌晨四点半就要出发,所以我们七点起床匆匆忙忙化了妆就出发了。昨晚写简书到两点多才休息,也就眯了一会就起床了,不过这一切都值得。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带着一股凉飕之意,我们出发了,去小吴哥看日出
为了在破晓前赶到吴哥窟,TUTU车在茫茫夜色中疾驰,热带的晨风还是有点凉意,不过肚子空空的感觉并不好受,我们也顾不得了,因为尽早去占领最佳观日出的地点至关重要。我肚子难受不想吃东西,把脑袋抬起来观察天色,意外地发现星星很亮。在这颠簸的土路上看星星倒是头一次,我看着星星发呆,一路上都是为了赶着看日出的人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为了抢着好位置而飞驰着。为了看到日出我们匆匆忙忙在景点买了一天的票,票价是$37/人,而且售票处距离景点还有一段距离,又匆匆忙忙坐上了车继续前往。而即将看到日出的期待和紧张这种熟悉的感觉又包围了我。
太阳马上升起 路上的时候就快升起来了,这时候差不多五点半 等待日出的游客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那是在小吴哥寺前面的一片莲花池塘,在这里可以看到两个太阳从中升起。这个池塘并不大,沿着它转上一周,我挑选着最佳角度。此时的天空已不像最开始时完全漆黑了,它透着蓝色,又由蓝变紫,天空渐渐的出现了一层一层红霞,很淡很轻的红色,像少女羞红的脸蛋,又像风把红色的纱帐吹得曼妙纷飞。我知道好戏即将开场,这时湖面的颜色比天空更加浓郁,像红葡萄酒在酒杯里流转,像圆润的红宝石一颗一颗在蓝色的盘子里发着光。随着天空的转红,太阳的强光也出现了,光线透过吴哥窟宫殿锥形的穹顶射向莲花池,让波光粼粼的池塘闪着耀眼的光。又过了一会,太阳真的出现在了吴哥窟之后,人群里出现欢呼声,鼓掌声,不多久,太阳完全出来了。
不知是不是每个身在暹粒的游客都挤到这里来了,从小吴哥到莲池,长几百米,宽十米的步道桥上几乎挤满,不同肤色不同装束的游客洋溢着兴奋之色,似乎是共赴一场盛大的宴会。这斑驳的石窟似乎摇身一变,变成世界上最华丽的宫殿,赴宴人们觥筹交盏正兴奋地八卦着宴会主人最近的行踪,预测今天宴会持续到几点。一会儿,人群忽然骚动起来,原来落日已经现身,全场就变得很安静,只听到快门的咔嚓声,华丽的宫殿又变回斑驳的石窟。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这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此时此地,天上一个太阳,水里一个太阳,仿佛是毗湿奴神殿来自远古的力量,让太阳恢复了远古时的神力,给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带来新的美好的一天。我同很多旅行者、当地人一样,从这么短短的20分钟内感到了力量。作为这片大地唯一长久屹立不倒的建筑,神殿吸取到了太阳的神力,将继续守护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太阳也吸取到了神殿的力量,带给每个人力量,让我们迎来新的人生。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小吴哥,建于9世纪初,举一国之力耗时35年才建造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也是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群。
进入小吴哥景区,远远看见两片树叶状的雕塑和台阶,以及中间圆柱状的多层建筑。
走近会发现,那两片树叶状的雕塑其实是七头眼镜王蛇,它昂首向天,面目狰狞,让人心生敬畏。在柬埔寨,凡寺庙、道路、桥梁最常见的雕塑形象主要有狮、象和蛇,其中蛇几乎随处可见,其形象有三头蛇、五头蛇、七头蛇,以九头蛇为最。
在吴哥王朝时代,蛇被作为一种图腾似的崇拜,高棉人奉九头蛇精为神灵,更把国王看作是九头蛇精的后裔。这里的七头蛇是给柬埔寨人民带来风调雨顺的河神。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进入吴哥寺,要穿过一条宽阔的护城河,这条河不是为了保护寺庙,而是为了通过水中的倒影,使寺庙显得更加神圣雄伟。吴哥窟的每个设计都是神性和神秘感的体现。
远处看到的圆柱形建筑并不是吴哥窟的主体, 而只是外围石塔,石塔内部供奉有毗湿奴的石像。游人需要攀上高达三米的须弥座石阶,穿过石塔,才能进入吴哥窟。
穿过石塔,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荷花池,倒映着五座粟米形的石塔。
这就是传说中堪称柬埔寨国宝的小吴哥了,主体是由五座莲花蓓蕾形的圣塔构成。这五座圣塔中,以中央的一座最高,其他四座分列四角,呈众星拱月之势。中心塔是众神汇聚的地方,代表“天堂”。中央塔象征着世界中心的圣山,第一层、第二层围廊象征着神化的海洋。
吴哥窟意思本来是“毗湿奴的神殿”,是柬埔寨人宗教信仰和精神朝圣的中心,更作为柬埔寨的象征,被印在国旗上,足见其地位之神圣。
吴哥窟见证了高棉人的宗教信仰变迁,从最早的印度教,到大乘佛教,再到小乘佛教,直到最后彻底被废弃,湮没于荒烟蔓草,淡出人们的记忆……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一个民族近千年的精神文化,其延续竟然并不像人们所以为的那样悠久,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经过几乎呈75度角的陡峭石级,走到最高处的空中神殿,是以前帝王祭神的地方,这里被称为“天堂”。
相传这里是吴哥国王与化为女身的九头蛇精夜夜同眠的寝宫,就连王后也不敢入内。如蛇精一日不来,则国王死期将近,如国王一日不去,必定有灾祸降临。
因为台阶实在太窄,又太过陡峭,1973年,一对法国夫妇来攀登这座中心塔,妻子在下台阶时不慎摔下身亡。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不幸,这位法国人自愿捐资修建了一条木梯。现在我们游客才可以方便地从木梯上下,安全指数大大增加。
小小的一个细节,没想到却蕴藏人间大爱。走在木梯上,想到那位痛失爱妻的先生,不禁为他感到痛惜,又因他的化悲痛为博爱,顿生崇敬。
我们小心翼翼地攀爬者木梯,进入中心塔“天堂”顶部。这时已经夕阳西下了,阳光透过无数的石棱柱窗棂,洒在一条条幽秘的廊道上,那一刻,时间似乎凝固在宇宙中某个永恒的节点,我变成一个小沙弥,手持圣香步伐缓慢而坚定地走向朝圣的佛像,心如止水。
当时心里只想着,等我回到“凡间”,也要带着这样欣赏当下的心境,用贯注的能量体验和感受每一寸光阴和每一幅眼前显现的画面。
中间有一个方形的水池,当然现在已经没有水了, 只呈现出被风化的岩石本来的焦黑色,像是被地狱之火烧灼过似的,画风很哥特。
想起了芥川龙之介《蛛丝》里描写的血池地狱的景象,作为一个心中对神灵怀有敬畏的东方人,我不禁背后生出凉意,敬而远之。而西方人多半是毫无禁忌的,这位外国美眉就毫无顾虑地在“地狱”池边摆拍,画面确实很美。
漫步在“天堂”里幽黯的廊道上,可以看见回廊的内壁、廊柱、础石、窗楣上,到处皆是保存完好的精美浮雕。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这些婀娜多姿跃然墙上的仙女浮雕,每一尊的表情、体态、衣饰各不相同,显示了千年前精湛的雕刻工艺。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吴哥的微笑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这群手足舞蹈的美丽仙女叫做阿帕莎拉,被喻为“东方蒙娜丽莎”,相传是由浪花所变成的。但我觉得应该叫“东方维纳斯”更妥帖,因为维纳斯也是从浪花里出生的。
庄严肃穆的吴哥窟,本来就是国王的葬庙,而有了这群灵动快乐的仙女环绕,让人感觉死亡也并非是那么可怕的事情。
下了“天堂”,可以欣赏“浮雕回廊”,这是围绕中心石塔第一层台基的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整个覆满繁复绮丽的浮雕。
这些吹影镂尘的雕刻巧夺天工,惟妙惟肖,大都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诉说着婆罗门教保护神毗湿奴的故事,例如搅拌乳海,毗湿奴与天魔交战,猴神助罗摩抢回妻子等,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采摘的世俗场景。
很多浮雕都被千千万万游人的手抚摸而有了光滑的油亮和润泽,我总是怀疑,要吸收多少人体汗渍的精华,这些修炼千年的雕塑才会活过来,有了人的质感,世俗的烟火气息,以及世人的烦恼。到那时,他们还能保持神性吗?
这时才体会到千年前设计吴哥窟的那个灵魂的伟大智慧,廊与柱、墙与窗、光与影、空间与布局,无一不透露着令人肃然起敬的灵性和神性。
经过千年时光的浸润,这金色的宫殿更是通体散发出一种攫取人心的能量,让人觉得自己越变越小,小到即将消失,忍不住想要和这亘绝时空的美轮美奂融为一体,想要时光静止,倒流,退回到蛮荒前的宁静……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去暹粒,我们都是在朝拜历史,凭吊遥远时间长河的一段辉煌过往。废墟,是文明的遗体。几百年的吴哥王朝,静静地躺在丛林里,等待游客络绎不绝的惊叹和感慨。
深赭色的石头建筑历经风雨,而今洗磨干净了,故事不减,只是我们听不懂他的诉说。
今天的温度37度,天蓝得犹如洗过的海,公路笔直向前,两旁偶尔有吊脚楼经过。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整座废墟,参天大树从石块中长出来,老藤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墙,地上是灰,树影斑驳,废墟到了极致,就是一种美。
我们出来后,有本地人告诉我们寺庙里面有棺材,我们没有发现。这是一座不祥之寺,也是红色高棉的最后葬身之地。红色高棉是20世纪柬埔寨的噩梦,屠杀了数以百万记的柬埔寨人,留下无数孤儿。
人均$6的餐标用了一个上午走完了小吴哥,TuTu车司机人很好,拉我们到景点就坐那一直等我们回去,我们也叫上他一起去吃饭,司机把我们带到一家距离巴戎寺2公里左右饭店吃饭,吃完饭继续行走。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塔布伦寺,塔布隆寺无疑是吴哥最具艺术气氛的遗迹,也是每位游客必不可少的参观项目。它的吸引力在于,和吴哥其他寺院寺庙不同,它已经被丛林所吞噬,参观它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经历。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在斑驳的绿荫下,寺庙坍塌的宝塔和围墙被巨大的树木根系所缠绕。在众多错综复杂的根系之中,庭院中心最东边入口处的那些生长得最为壮观,人称“鳄鱼树”。如果说吴哥窟,巴戎寺和其他寺庙是古代高棉人艺术天赋的见证的话,那么塔布隆寺则让人们感受到了令人敬畏的丛林的力量和其顽强的生命力。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最后一站必去的巴肯山看日落,巴肯山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
山顶上的巴肯寺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建在巴肯山顶的巴肯寺,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
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象征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
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设计上充满象征符号。
7层平台代表七重天,最上层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层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个月相的108天;从每一面的中轴线上看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须弥山上的33位神祗。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在吴哥窟看石头神殿,爬石头山已经累得不行的两个人,想到下午还要去巴肯山看落日,又莫名般得兴奋起来。上了TUTU车,饭后直奔目的地巴肯山,传说中看落日的好地方。车开到了山脚下,我们开始爬山,到了山顶这里是一个多层的大平台,有许多石头的神像和残垣断壁屹立着,天还比较亮,已经看到有不少旅行者和当地人来到这里早早等待。
等待日落的人们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日落这部大片还没有开始上演,不同肤色、服装的人们却可以作为开场花絮撩拨起观众的兴趣。在这好几层的平台上,每一个台阶都有人,密密麻麻的人一脸幸福的或坐或立。有的人静静地坐在台阶上,欣赏吴哥大地的全貌,有时还会遇到热气球腾空而起。
在这里欣赏全貌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吴哥窟的建筑结构。它是高棉文化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总是矗立着按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它们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这时,画家支着画板正在作画,摄影师检查者自己的设备。有的人拿着本子正在写着什么,还有甚者干脆双双躺在地上,闭目养神!我心里嘀咕:这两人得浪费多少空间啊,你们不知道这里寸土寸金吗?因为在任何一个看日落或者看日出的好地方,永远是不嫌地方大的。十分钟不到,又一大波人挤了进来,把这个本来还有空余的地方挤得水泄不通。
巴肯山因为山顶限流300人,所以一般三点多司机就会带客人过去。爬上山后就要等两个多小时才能看到日落。所以要准备一把阳伞带上去防晒哦!
为了能占个好位置我们俩中午两点半就上山了,足足等了4个小时,天空终于暗下来了,日落大片即将上演。天空开始转红,但速度很慢,阳光不再那么刺眼,渐渐把一切都镀上了金色。人群开始欢呼,人们兴高采烈地鼓掌,欢送太阳的离开,摄影师们忙个不停,留下这一美好的瞬间。夕阳慢慢藏在云层后面,金光一层一层镀上了这些建筑,让这个原本就雄伟,精致的宫殿,洗去了时间的烙印,恢复了昔日的荣光。而她的倩影则映在人们对历史的想象中,破败藏在巨大的剪影里,在色泽绚丽的苍穹幕布之下,完成了又一次表演,她最著名的表演。
我想,为什么这么多人乐此不疲地赶来看日出看日落呢?我的答案是:因为她值得。她的美不仅仅在霞光里,也在人们美丽的想象中。这一次并非她最完美的表演,听当地人说,最美的日出和日落可遇不可求。我看着一张张明信片上她美丽的样子,想象着金色的天空和碧蓝的湖水,夕阳落在最完美的位置,配上大片鲜艳的红莲……几百年前,她是什么样子呢?那时她风华正茂,又怎会沦落到如今这般只是夕阳的陪衬?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日暮西山,傍晚的夕阳残照洒在神殿古老的墙壁上,给无数的雕梁画柱、窗棂门楣和壁画浮雕都镀上一层辉煌的金色,光阴像融化的金子在静静地流淌。
领悟光影交织的美盛极一时的王朝修筑了如此宏大的工程,如今的一切只剩下植物巨大根茎环绕下的残垣断壁和近几年修复后的复原宫殿,即使这样,这个宫殿群的规模和艺术高度仍然让每一个参观者震撼。一百多8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希望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在景区,可以随处看到世界各国的标志,标示着各自的修复范围。可惜时间的力量已经无法逆转,复原工程也没有办法恢复昔日神殿的荣光,只是期望我们的后辈仍有机会来缅怀曾经的文明,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罢了。
在最美的时间最美的地点见证了最绚丽的视觉盛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