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今年高考的第一天,一整天,朋友圈都在被各种关于高考的话题刷屏。到了下午下班时分,同事把今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题发在了群里给我们看,并且还评价说,在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目里,上海的题目出得算是有水平的了。这个题目是“预测”。
大概最近都在琢磨关于“系统思考”课程的事儿,就连我看到“预测”这两个字,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都是关于系统思考的。是的,系统思考,原本就有一个功能,就是预测未来。当然,这个功能,该算是系统思考里的隐藏关卡了,可不是普通玩家就能开启的。我也不算是掌握了这个功能的骨灰级玩家,不过,今天,倒真是也很想应景谈谈“预测”这个话题,只当是15年后,再交一次高考作文吧。只不过这一次,不用再交给批考卷的老师们了。
我跌宕起伏的高考故事
其实我参加过两次高考,而且,第二次还遇上了被大家称之为“史诗级”难度的2003年高考。尽管过了那么多年,我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两年生活的细节和感受。
2002年的高考是在考前填志愿的,作为考生,我们只能用自己平时的水平和模拟考平均成绩,来预测自己的高考水平,然后填报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然而,那一次,我的预测是失败的。最后,我得到了一个略显尴尬的成绩,上了一本线,却没能考上一本的志愿,而被二本的第一志愿学校录取了。所以那个暑假,对于考上的同学来说异常轻松,而对于我却相当难过。前半个假期我一直在“去(读那所大学)还是不去(复读)”中纠结,难以做下一个自己能坚信是正确的决定。是的,当时的我能获得的信息太少了,那个学校口碑如何,无从得知;那个专业前景如何,无从判断;复读能否考上原本理想的院校,无从预测……那种迷茫,估计今年依然会有不少正逢高考的孩子也将遇到。最后,我自己做下了复读的决定,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是:那所学校是在北京的郊区。现在看看这个理由也是觉得有点可笑的,但依然觉得当年的自己不无道理,因为我预测大学自己可是要好生勤工俭学社会实践一番呢,郊区可不方便展开我的这个计划。所以,那个假期的后半段,我自己开始找肯收我复读的学校,准备开始复读生涯。
我最后选择的一所学校,是一所小得可怜的乡镇高中,理由很多,比如我以为足够偏僻的地方能让我安心学习,比如我在那里就算是尖子生了能得到老师的更多关注,比如那所学校有一位风评很不错的英语老师而我整个高中最荒废的就是英文但我也知道它很重要,这些理由都是让我做下决定的重要原因,但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我和那所学校签了一个合约,如果我考上500分他们就退我这一年的全部学费!而我02年的高考成绩就已经510分了,复读不是就为了考得更好吗?我想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比这一年的分数更低了,这个合约对于我来说简直是稳操胜券啊。于是我去探访的当年就和老师把合约签好一身轻松地把复读这事儿给定下了。
鬼能预测到,2003年的高考,会遇上一系列的变态改革啊。在我浑浑噩噩地半读书做题半混日子地过了一年后,03年的高考,和那一年的所有高考考生开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玩笑。我不知道有多少那一年的考生就此人生的道路可能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尽管,在那其中,我算是一个十足的幸运儿了。
02年的高考还是考前填志愿的,03年的高考,改成考后再填志愿了(成绩还没出来的时候)。从表面看起来,好像做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改革。因为,考生更能根据自己考试的发挥和感觉来“预测”自己的成绩,从而填报合适的志愿,减少了“发挥失误”没有考出平时水平而没被学校录取的几率。然而,第一届被改革的学生们,就算是略有能预测自己考试发挥水平的能力,又怎么会具备预测整体考生水平和分数线的能力?更何况,那一年高考以从未有过的难度扑面而来,生生地把许多考生吓傻了。我的一个从山东特地赶来投奔到亲戚家在我们学校复读的同学,02年就考了550多分,03年,本以为自己到了一个分数线低得多的省份能占到些便宜,估分的时候却担心自己连本科线都上不了了,所有志愿都快贴地飞行了。14年后再回头看,哎,中国的教育体制里这种“即兴”式地说改就改的例子,简直不胜其数,真的都快要把中国的孩子和家长们练就出习以为常的适应性了。
我说自己是那一年考生中的幸运儿,是因为虽然我也“发挥失常”,估了连自己都不敢正视的分数,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的同学老师都劝我三思,原先期望的学校,估计是没戏了,要不也贴地报得保险一些吧,然而我不甘心啊,于是还是大胆地填了前一年我报了却没有考上的学校,虽然如果按照前几年的分数线来估摸的话我是远远够不上的。但既然是一圈问下来,身边没有人说自己考得满意的,那还有一线希望是,大家都觉得自己考得太低,所以都不敢报好学校了呢?最后,我真的预测中了,那一年的整体录取情况都很怪异,一本线比前一年低了60分不说,而且很多一流高校第一志愿竟然都没有招满还补招了第二志愿的考生,而原本一些踩着分数线收人的高校,那一年的报名情况却异常火爆。所以,估计又将有一批学生,不得已要复读等04年再考了。而我,不仅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而且最后,竟然以502分的成绩,把自己那一年的学费拿了回来!就算比前一年的考分还低了八分,我也仍然意外地满意,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14年后,关于“预测”的反思
我的高考故事,虽然起伏,但是幸运地喜剧收场了。然而,有太多太多身边的例子,甚至更多更多我不认识的孩子,没有我这么幸运。有的孩子可能成绩很好,却执着地连考了三四年,就为了圆心中的一个北大清华梦,有的考进时已经比自己大学的同学看起来苍老了许多,有的到最后可能也没有实现自己的那个梦,只能郁郁地不得已放弃,从此甚至一蹶不振。就这样,高考,依然年复一年地进行着,而参考的人数似乎越来越多了,而且所有必须经历这个仪式的家长和孩子们早早地都已经做足了准备,接纳这个选拔机制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定义,有一种成王败寇愿赌服输的勇士精神。像极了我读过的一个小故事里欢欢乐乐地举办“跳崖盛典”的旅鼠(自然界一种长大了就会集体跳崖结束生命的动物)。
但也有一些挑战者,开始质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被这个“跳崖盛典”所决定未来的人生路。毕竟活过了不惑之年的家长们有些开始慢慢意识到,十七八岁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真的精彩的部分都还没有开始呢。这些挑战者中有足够经济条件的,可能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或者让他们一直读一条龙的私立学校,一劳永逸地逃离中国式高考。而没有足够经济条件的,即便做了各式努力,鼓励尝试让孩子接受素质教育,很多最终也还是因为逃不开高考最后又沦陷回了题海里。最后,也许我们唯一可以尽早提供给孩子的,就是教育他“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的看淡这个仪式的价值观。这也是当了母亲之后的我,开始幡然醒悟的部分。我不能确定将来的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提前让孩子告别高考制度,我也不能预测将来的自己会不会帮我的孩子们做出一个选择,甚至都不能确定我自己将来处在自己的社会圈子里是否也会被身边的影响变成一个“恶魔般”的陪读虎妈,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事,就是给孩子们一个相对正确和独立的价值观教育。这点,绝不改变。
而主导教育的那些专家们,他们需要的教育,可能更多。
整个中国的教育体制,其实充满了从系统思考角度能看到的各式显而易见的bug。
比如,似乎那些教研所的专家们不懂“时间滞延”为何物,制度说改就改,甚至年年翻新花样,一年的方法实施下去都不带等的,到底什么影响还没有能等到反馈出现,就自说自话地告诉自己说也许这个方法依然有待商榷,也许别的方法更值得尝试?所以第二年,又换个花样玩了。而被改革的学生们,生生地被当成了试验品。还你追我赶地硬着头皮要往各个区的“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去挤,就好像“实验”成了多好的词儿似的,上赶着要去当实验品吗?
再比如,专家们大概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不是站在系统的高度去思考怎样搭建一个更合理结构,而一直是在舍本逐末,亡羊补牢吧。有许多变革,不是因为看到了未来可能产生的某种趋势,而是因为,闹出了不良影响的个案,或者,被投诉了。前阵子知名私立学校因为报名学生太多,僧多粥少,各种筛选机制齐上线,甚至不仅考学生还要考家长了,恶性事件朋友圈里炸了快一周,明年,你们一定不会再听到考家长智商,学历查祖宗八代的新闻了,这将永远成为历史了,因为这个制度,一定会被强行取缔,不管私立学校本身是不是有选拔自由。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故事多到简直数不过来。而受害者,还是“祖国的花朵们”,那些政府和专家一直扬言要“好好呵护”的对象。
预测?在教育领域,原本是有很多事,其实我们是有能力预测的。因为,我们是自己的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建造者啊。系统思考一直强调“结构影响行为”,这个结构是我们自己搭建的,预测和控制结构里的行为,不是像如来笑看孙悟空逃不如自己的五指山一样吗?而又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给搅晕了,失去了这本应是在我们掌控之中的事。真的要能预测什么之前,我还是求求所有身处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要位的专家们,好好学习和研究一下系统思考吧!当心“系统的反噬”害了我们每一个人!
2017年6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