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340900/0bf4232a65f7dca0.gif)
没有少年的意气风发,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一想到即将毕业,脑中浮现的是人才市场上黑压压的人群,是工作后平淡无奇的生活,是隐匿在一座陌生城市的孤单身影,是挥之不去的焦虑感。
我们最终都会成为我们讨厌的人?
奇葩说中有一期谈到这样的话题——我们最终都会成为我们讨厌的人,这是坏事吗?生活的压迫让人不得不作出改变,或许以前我们不喜欢那种与老师走的太近的同学,但工作后才发现,这种交际的能力可以为他们积累更多的资源,这种人总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于是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我们苦恼于自己情商低、脸皮薄,我们明白说话也是一门艺术,不会说话总能害人害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渐渐明白很多事情,我们期待自己做出改变,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在我看来,这是价值观上的转变,成长的过程有得必有失,是变成自己仍然讨厌的人,还是变成自己期待成为的那种人,在于个人的选择。
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儿?
在最疲倦的时候不免要问自己这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后来想想,除了迷茫找不到方向外,这种想法也是自己不甘于现状却又毅力不足的表现,任何事情只要愿意付出超于常人的努力,最后定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考研三次,读博七年,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中科院院士,这一路走来的坎坷并非常人能承受得住的,正如他所说的——既然不是天才,那就做好“笨人”。他在填志愿时对自己报考的专业一无所知,从上大学再到研究生,他并没有对未来做出深思,对他而言内心始终相信,有了向往,足够努力、坚强,路就能一直走下去。
孩子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然快乐,没有物质上的劳累,受人欺负了就向父母求助,回到家里有父母的呵护,总是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宽容孩子的脾气,孩童是很快乐,但谁能理解父母的艰苦。成长意味着我们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有能力保护家人,与孩童时期相比,我们有无限的潜力,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可以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啊,成长过程虽然会经历挫折,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沿途的风景。
始终相信,努力如风吹樱,各有造化。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风景。在该奋斗的年纪,切莫让自己活成一条咸鱼。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