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旻月
最近在写一个专题,关于说话的技巧,写了十篇左右。
文章发出之后,有一些粉丝朋友留言,表示自己不会说话,想要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
其实我本人是不善言辞的,平时话也不多,有时候相比和一群人在一起闲聊,更喜欢一个人呆着。
为了能写出点什么,给大家一些好的建议,我参考了很多前辈的文章,也看了两本关于教人说话的书:
一本是作家梁实秋的《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梁实秋老师把说话称为一门艺术,他说:“口边若无遮拦,则容易令人一眼望到底。”他强调与人交流时多听少说,真诚并且要注重礼仪。
另一本《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是一本有趣的口才教科书,由日本作家左左木圭一所写。这本书通过很多生活中的实例,教我们如何巧妙地使用措辞,把别人的回答从“No”变成“Yes”,从而改变人生。
前辈们的观点独到,蕴含的智慧值得深入研究。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也是自己正在学习的说话之道,希望也能给你一些启发。
当我们有话可说时,所以开口。因此在我看来,丰富自己,是说好话的第一步。
央视一姐:董卿,在舞台上妙语连珠,与她的博学多才是分不开的。早年,她工作失意,就在家读《红楼梦》、《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她说能帮自己平复浮躁,逼自己想清方向。同时不愿闲着的她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通过努力,不断地丰富自己,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得到充实,这是说话前的底气。董卿一开口,就把她的气场表现的淋漓尽致,听的人如沐春风。
而她没开口时,温文尔雅,气质不凡,又是一种无声的言语。
是的,这是她精致的妆容仪表,散发出的魅力。
如果我们通过读书学习,能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境界。生活中,却不能因此而不修边幅,端庄的外表是我们递给别人的第一张名片,当你与人交流时,衣着得体,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让你在谈话中脱颖而出的优势。
因此,想要说好话,首先要从自己下功夫,内外兼修。
我们身边总会出现一些不那么讨人喜欢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因此很多人会和他们彻底划清界限。
世界很大,和我们三观相同,兴趣相投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应该学会接纳不同,尊重他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把与人交流当成一种学习,你会学到更多,眼界会更加开阔。
曾经的一个女同事,说话比较冲,开始跟她交流时,会经常因为她的语气不开心。后来,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姑娘了,虽然她口无遮拦有什么说什么,但是待人真诚,心地善良。
她工作认真努力,懂的也多,每当我向她请教的时候,她也总是耐心的教我,在工作上给了我很多帮助。
与人交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成就的是自己。
挤公交是上班的日子经常要经历的,车一到,大家就纷纷往上挤,有些人为了方便会从后门上车。
那天我们在前门排队的时候,一个大姐从后门先上了车,司机师傅大声斥责她,让她从前门上,说她把要下车的乘客都堵在那里了。师傅语气强硬,不留情面,大姐嘴里嘟囔着,脸通红。
这个师傅的车我经常会坐到,他说话总是这样,语气不好,得罪过不少人。
其实师傅人不坏,人多的时候,眼看很多人上不了车,他会一再的请求大家往里走一走,怕上不了车的那些人上班会迟到,尽力把他们都带上。
有一次车上的支付宝银行卡刷卡机坏了,车费是三块,我搜遍全身只有一块五毛钱现金,跟师傅说下次补上,他说不用补,有多少投多少就行,还说会尽快催人把机器修好。
后来在他的车上,我还是会经常听到他大声斥责乘客的声音,我知道他确实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可是那些被他说的人不知道,脸上明显写满了不开心。
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心肠不坏,说话却像一把刀子,刺在他人心里。
其实,只是换一种方式,对他人耐心一点,语气态度温和一点,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就好,别人反而更容易接受。
说话这门艺术,有太多的学问,我也在不断地学习,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一种人:开口时,温文尔雅;安静时,才高气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