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从老家回来,好多天心里都不能平静,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亲切的,美好的,他乡再美的风景都没有家乡的入目,再好的美食都没有家乡的味道。
老家的夜是静谧的,没有噪声的打扰,没有楼上邻居的高跟鞋的咔咔声,早上一睁眼就是七点左右了,看看冰箱里空空如也,我给老公提议:去西关吃牛肉馍、喝马湖(老家的马湖类似于市场上的胡辣汤,有咸淡之分,但食材区别于胡辣汤,海带,豆皮,花生,黑白芝麻,面筋还有鱼骨粉混合而成)。
两个人徒步来到西关,虽然已经八点多,但这里还是排队一米余长,老公性子急,有点不耐烦,要在旁边吃牛肉大包子。
好大的牛肉粉丝馅包子才1.5元一个,要是在这边,估计要三块钱一个,我感觉一个包子就饱了,每人一个包子,一碗豆腐脑,包子就着生蒜瓣,在老家是最好的搭配。
吃着包子,看着旁边大平底锅里滋啦滋啦散发着香气的牛肉馍,回味着外焦里嫩的酥脆,还是止不住的流口水,特别想那一口,老公就是一个木讷的人,根本理解不了我心中那份对家乡的味道的渴望。
回家的路上穿过步行街、灵津渡大桥,桥头上自卖头蔬菜排成长队,老头老太太推着小拉车,拉着自己地里吃不完的红薯叶、玉米棒、豆角茄子等,满脸通红的在那里叫卖,我五元钱买了六个玉米,一块五角钱买了两个大茄子,便宜又新鲜的蔬菜,而在合肥这边,想吃点农家菜都是妄想。
我最喜欢吃家乡的玉米,加点牛奶煮出来软糯香甜,不像这边的甜玉米,嚼起来满嘴玉米皮,一点没有嚼劲,反正我是感觉很难吃。
拎着刚买的菜,走陵西湖又转了一圈,感觉一天的步走运动量又超标了。
在家里呆了三天,不停地走,不停地吃,老家的氛围与美食都让我流连忘返。
现代人有钱的时候都想到大城市生活,都希望能分享大城市的各种资源:教育、医疗、环境等等,其实,在我的认知世界里,哪里都没有你最熟悉的家乡最好。家乡有你的亲人,有你的朋友,有你的圈子,有你生活留下的点滴回忆还有一群从小玩到大的闺蜜。
这两年在外感悟很深,无论走到哪里,故土难离的情节依旧如故,举手投足都会透着家乡的寸草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有切身经历,才能理解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诗的含义。
家乡的土,家乡的情,家乡的味道,都是一生的眷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