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八枪闯皖江
谱写一部英雄史诗
在手电筒的光照下,李大湖发现,房间里整整齐齐地摆着许多木盒子,木盒子上面架着一挺轻机枪。噢,原来是个军械库,这真是个意外的发现。那些木盒子,长的里面一定是歩枪,方的无疑装着子弹。
李大湖掀起盖在机枪上的那块布,只见枪身的法蓝层闪着幽幽的蓝光,竟是一挺崭新的德国造马克辛。他把枪抱在怀里,左右摆弄了一下,竟有些爱不释手。
此地不可久留,李大湖让王有福把前面的孙家斗叫过来,拍着枪管说:“大个子,这挺机枪以后就归你了。抓紧时间,把弹夹里子弹压满,等会走的时候,你断后。”
“是!”孙家斗激动地接过机枪,连声叫好。
王有福清点了一下,共有50支步枪,30箱子弹。李大湖吩咐,枪全部带走,子弹能带多少就带多少。10个俘虏兵,每人正好背5支枪。李大湖、荚存义、王有福三人专事押解,孙家斗扛机枪断后,其他队员一人扛一箱子弹,吴谷山也叫他扛一箱,这才带出5箱子弹。
出了当铺后,李大湖领头,以急行军的速度迅速离开烔炀河镇。等到了陈家沟村时,已经鸡叫三遍,天亮了。
一行人进了陈氏祠堂,王家齐、王家志已经煮好了早饭,但没料到会多出这么多人。李大湖说,早饭让他们先吃,我们再等下一锅。又对王家齐说,你去跑一趟张山洼,把张克平区长请过来。
那几个新兵早已一拥而上,一人抓一支长枪,背到肩上晃悠着。李大湖见状,对戴志忠说:“你让他们先把枪送到那个偏房里,还有这些子弹,都拿进去。莫忙着背枪,等会儿还要搞一个正式的授枪仪式。”戴志忠说:“是要有个仪式,还要讲训练课呢。”
当务之急是对俘虏的处理。趁他们围在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李大湖说:“大伙儿边吃边听哈,我有几句话跟大伙说道说道。先前说过,包你们平安,我李大湖说话算数。我们的队伍讲政策,优待俘虏,绝不会拿俘虏的性命不当回事。但是,何去何从,你们要自己拿定主意。我们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我相信你们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干嘛要替反动派卖命呢?想清楚了,愿意留下的,就是解放战士,就是我们的阶级弟兄。不愿留下的,也不勉强,只要……”
“那你们现在就能放我们走吗?”插话的是那个老兵。
“行啊,”李大湖答道,“吃过早饭,愿意留下的,由荚排长统一安排。想走的,到赵班长那儿登个记就行,我们绝不阻拦。”
那个老兵听了这话,开始和边上人交头接耳。李大湖也不干预,自个儿走进灶间,帮王家志烧早饭。
忙了一阵,离开灶间,出门时看见那个俘虏班长正向这边张望,便走过去问他什么事。那班长回头望望,见没人跟着,便压低声音说:“长官,我是真心想留下来,但他们有几个人要回去,我怕他们坏事,害了我老婆。等我回去把老婆安顿好,再找机会过来。”
“你有这个心思就好。”李大湖赞许地说,”过不过来没关系,只要愿意为我们做事,就算是我们的人。“顿了一下,又说:”你是个有家室的人,过来了反而不方便。适当的时候,我会派人和你联系。你现在去登记,把真名留下,以后好找你。“班长答应一声,抽身就去登记。
在赵文祥那里登记的,除了班长,还有那个老兵,另两个是常和老兵一起玩牌的。登记的时候,老兵说,父母双亲都已经年过六十,都要靠他赡养。身边的那两个兵也随声附和,说是的是的,我们家也是这个情况。
李大湖说,回家尽孝也是正理,咱们不打不相识,但愿以后我们能做朋友。来来来,我送你们到村口。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