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学习的观念对很多人都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想学习得很快,就需要受高手学习,向很好的师傅拜师。
但如果向一个朋友学习,就有点郁闷了。
最近两个月交了一个朋友,这位朋友是一个创业公司的CEO, 非常的坚强,聪明,有战略。开始时跟他交流得非常好,后来实在是有点无话可说了。
他做为管理者,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管理和运营里了,我做为专职的职业规划师,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职业规划,个人成长和行业职业的研究学习中了。
他从事的职业是生涯规划,但他不是咨询师,也不是培训师。我是咨询师从事的也是生涯规划,但我没有做管理也没有做运营。
相似性让我们成为了朋友,但研究方向不同,最终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了。
每次我们沟通总能学到很多的新观念和新理念,我采用的是反醒思维,他采用的拿来用思维。
随着两个多月的交流,他的业务得到了质的发展,而我也确实在自我效能领域实现了质的理解。
2个多月后,我们变得无话可说了。我在咨询领域越来越专业,他在运营领域也变得越专家化了。
他分享了我很多运营的知识,我也分享了他不少个人性格优势的知识,算是互补了。
问题出现了,跟朋友学习也是一种不断的输入和输出。 如果大家都是同行业同学习的领域可能会有不断的交流。
然而我们的方向的深化后,他的知识向广告发展我虽感兴趣,但用不上,我的知识体系向深度发展,他也用不上。
所以,分享的价值变淡了。
其实这种交流也引起了不好的一些方面。
由于我向专家化发展,交流的过程中,影响了他。他也想向深度思维发展。然而,他的时间有限,要不要向很深的方向发展,对他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他是创业型管理型人才,对我也造成了影响,我在想,我做着咨询专家好好的,现在有点想带团队创业了。所以,在继续向深度专家化发展,还是未来创业领域发展之间有了思维侵扰。
为主动减少这种又爱又恨的侵扰, 我们最终决定了,减少这种交流的次数,或者直接中止了交流的频次。
暂且,留住这份美好的记忆吧。
人各有志,只有共同的志,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