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大学以前写过的文章,或许是因为偏理科的缘故,作文总是写得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文采(这篇文章也是如此……)。
大学四年将尽时,读了无数的网文,想开始亲自写几篇文章时,却发现早就忘了应该怎么写文章。于是我开始回想中学时代学到的写作方法,开始分析大学读过的若干文章,写下此文。
作为一名理科生,单从语文成绩来说,我并没有资格来讲如何写好作文,但我还是想说说自己对于写作的几点看法。
一、新颖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标题新,观点新,材料新。
在这个标题党的时代,一个新颖的题目更容易让潜在的读者点击并阅读它。
关于观点新,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
历来如此,便正确么?
这便要求我们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
材料新需要我们尽可能多的去阅读,去观察,而不是把一个素材稍微改改就用在无数篇文章中。
二、特色
结构有特色,语言有特色。
结构新需要我们打破总分总的思维定势,因为总分总结构的文章会使文章显得枯燥,我们不妨探索新的结构形式。个人比较喜欢起承转合式的文章结构。
语言有特色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阅读量,从所读的文章中学习作者是怎么写的,多读多积累。
赏月时,你可以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不是只会“我去,好大!好圆!!!”
写到这里,分享一个我我特别认同的对文学创作的一个论述,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说:
“多看、多学,然后才开始真正的创作!不要带着仓促写成的作品来见这个世界,而要首先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
从今天开始,我会不断的输入,更会不断的输出,愿你我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