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可以试试不要写题目,因为题目写了你就定了方向,有了锚点,当你围绕这个点写不出什么,更不会发散的时候,你会当机在题目上,久久不能继续。
所以,先不要写题目,在正文的开头写出,“当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定题目......”你可以预设先写100字,并且这篇文章可以写好几个不相干的故事,想到什么写什么。
例如今天是中秋节,我们可以歌颂这个节日,怎么歌颂呢?先解释中秋是什么,它的渊源是什么?有什么故事人物?历年来都是怎么庆祝的?今年有什么不一样......
解释一个词是什么太简单了,百科里都有,去提炼一下就出来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再比如最近身边的一些故事,一直以来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经济也是最弱的一个,常年来都是哥哥姐姐们在节日里做东,亲朋好友欢坐一堂,一起聚餐,一起出去游玩。今年我想自己也要有所表示,决定第一个在家庭成员群里发红包,并且是最大的一个红包,自己付出了,有了参与,快乐感就增强。这是与往年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做?一直以来都想有自己的发言权,首发一个庆祝红包,给大家一个小欢乐,也提醒了今天的特殊性,将快乐的因子发散开来,用形式为节日附能,二来也算是培养自己主动性的一个方式,虽然事小,但这种小事堆积起来,提升了自己在家庭成员中的曝光率,更能增强自己的信心。钱没了,但收获开心,这就是意义所在。
起初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先写开头一句话,“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不要先写题目......”本着写出字就好,天马星空都可以,写着写着就引出了话题,顺着话题写,就成了一片短文,最后根据文章内容起个名字,如果每天修改一次,增添些内容,不断地打磨,想必会更完善。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圆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