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想,如果中国当代能诞生这样的两位作家,我会成为他们的狂热粉丝——一位是法国的普鲁斯特。一位是俄国的契诃夫。
普鲁斯特一生只有一本大部头著作,就是我们熟知的《追忆似水年华》。现代人提到这部小说时,通常会给它贴两个标签,一个是“意识流”,一个是“难懂”。小说开篇就写了“睡觉”,写了了30多页才进入正题,可是洋洋洒洒200多万字,读不出一个清晰、完整的故事情节,以至于大多读者撑不过七卷本中的第一卷。翻译者徐和瑾曾说,上诲的一些知名作家向他承认自己读不进《追忆》。
这部小说之所以难懂,原因不在于复杂的句式,而在于小说文笔过于细腻,需要极大的专注度才能深入进去。《追忆》的最大特点是细致敏锐,作者的专注度是普通人不具备的,这也是它的宝贵之处。读懂了《追忆》,你将拥有更精致的感受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4115829/c51038be74e9ba6d.png)
另一位文学奖契诃夫,拥有最迷人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慷慨、乐观、温柔、睿智的好朋友,深受当时周围人的喜欢。文如其人,他的小说和戏剧也散发着迷人的温暖和朴素。很多人不认为契诃夫伟大,或者说没有从心里感觉到他的伟大,究其原因,是上学时我们接触到的他的作品非常片面,且课本上、课堂上的解读也都有失偏颇,从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角度理解契诃夫,完全不能体会到他的真正伟大。
无论中短篇小说还是戏剧,契诃夫永远躲在舞台背后,用嘴质朴、最简练的笔墨,轻描淡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鲜活、真实的19世界俄罗斯社会。他不直接批判,他不直接褒贬,他用温暖的目光凝视他笔下的每一个普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