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一个性格很内向、很文静,与书、电影和电影为伴,不怎么跟人打交道的人。那个时候,我有很多时间和自己相处,有很多时间静下来思考,跟自己的心灵对话,跟自己的思想沟通,think things through。
因为现在从事业务工作,经常性的要主动去与人交流,我也变得越来越外向,越来越忙,很少在家,更别提留给自己独处和思考的时间了。一两个月还好,一年半载下来,我感觉与自己少了沟通之后,自己变得不再完整了。
其实现在的人,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都很忙,都没时间,本质上也都很孤独。最近《小欢喜》很火爆,随之而来也很多蹭热点上10w+的文章。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叫做《年轻人病了,在那些无人关注的角落里病了》。
其中写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对10余种不同职业人群做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在重大的精神压力下,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当他们“没来由地对一切事物丧失兴趣”的时候,周围的人是万般的不理解,“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朋友甚至说,“我宁愿相信母猪会上树,也不相信你会有抑郁症。”
我曾经也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我外表看起来没什么不同,很坚强,甚至还能够跟人开玩笑,还能够做别人的小太阳给人带来正能量,可是,没有人知道,我多么希望别人的关注和帮助,多么希望有人也能够像我对她们一样对待我。我也经历过各种被误解,导致自己更无助、更绝望、更悲伤的阶段,直到后来,我慢慢的在药物作用、自己读书加上父母的关爱与理解下康复,又回归了常态。
抑郁症患者几乎是没法去依赖别人帮助的,真正关爱你的只有父母和自己。如果父母也给不了你温暖,那么你只能自救了。
学会自愈。跟自己相处,把自己的压力写下来,或者把负能量释放出来,不要积压神经,也不要积压在身体里,让自己生病了。
生活的意义。
叔本华悲观论,人生就是在不停的追逐欲望,当欲望被满足的时候,人生就变得无聊了,所以,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有一种说法,潘多拉魔盒里面打开放出来很多不好的东西,只留下了希望。可是不要忘了,潘多拉魔盒里面本来就都是不好的东西啊,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希望也并非是什么好东西。
看空一些,也未必不是好事,可能会没那么多期待,没有期望,也许就没有失望。
20-30岁的人精神压力大的原因,除了工作、社交人际关系、金钱等方面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认知的不停刷新,社会的变革太快导致整个社会都很焦虑,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即便是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已经非常好了。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还是处于成长型思维而非固定型思维,还在不断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这就导致面临着不同价值观的撕扯的问题。
比方说,我们天性喜欢免费的东西,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其实“免费是最贵的”;又比方说,你从小就被教育稳定、平淡的生活是最好的,但是这个变化快速的社会告诉你“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你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应对变化的时代”……
独处的时候,才能够慢慢的把思路、价值观理清楚,学会自愈、不再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