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跟蜜多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说过,很多时候,你只有行动了,才会遇到问题并找到答案。
就拿跑步来说,没跑步的时候,什么问题都没有。但是一开始跑步,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比如是晨跑还还是夜跑好呢?是每天都跑还是跑一休一,跑二休一呢?是每次都跑相同的距离还是不同的距离呢?
你看,这些问题,不跑步的人肯定不会碰到,也不会想到,因为这跟他没有关系。
再拿写作来说,不写作的时候,什么问题都没有。一旦开始写作,就面临以下的问题。
是每天都写还是想写就写?每次写作的时候是固定写多少字还是随便写多少字?写的不好要不要发朋友圈?发朋友圈的时候要不要让自己的同时朋友看见呢?
这一大堆问题,不写作的人都不会碰到。
既然跑步和写作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还要做呢?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因为价值和意义。
跑步只不过是一种运动而已,我是借由跑步,来达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一个途径。
除了跑步,我还尝试了其他的运动,比如跳绳,哑铃,深蹲,平板支撑,卷腹等等。对我来说,我还是最喜欢跑步这项运动。
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我需要每天都运动的,这就是跑步的价值所在。
关于写作,周岭在《认知驱动》书中如此说到:“对个体成长而言,不管什么时候,我总是鼓励人们去写作,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写作都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且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技能”。
写作还是最低成本,能够创造自身影响力的一个途径。你公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别人认识你,了解你的途径。
如果你的文字有价值,你是能够影响很多人的。
很多人就是通过《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这两本书的阅读,受到了鼓舞和影响,开始走上了早起,跑步,阅读,写作的。
还有很多文学作品,我们都可以通过阅读他们,获得知识和力量,得到疗愈和成长。
这就是文字的价值,也是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作者还在书中说到:写作,是内向成长者被动社交的致胜法宝。
我们都知道,内向的人是不善与人交际的,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构造和外向的人不一样。
内向者更倾向于用理智脑和外界互动,外向者更倾向于用情绪脑和本能脑跟外界互动。理智脑在运行时,非常缓慢而且消耗很多能量。能量消耗多了,就需要休息,这也就是内向者通常不喜欢社交的原因所在。
本能脑和情绪脑就不一样,它们与外界互动是反应快速并且消耗的能量不多,甚至它们还能通过社交获取能量,所以他们热衷于社交。
既然内向者不喜欢社交,但是他又不得不社交,那就只能被动社交,通过输出自己的作品,让作品说话,让作品去表达,这样需要社交的人,都会主动来找他社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