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先生余秋雨曾用他那散文的笔法这样的描写过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生转折,因为太认同的缘故,这段我背的是甚为熟悉,在此就用这个来开头吧.原文是:他曾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又以音乐绘画,刷新国人视听。英姿翩翩,文才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的脚下走出婉约清丽的一途。突然晴天霹雳,一代俊彦转眼变为苦行佛陀。娇妻幼子,弃之不见,琴弦俱断,彩色尽倾,只换得芒鞋破钵、黄卷青灯。李叔同失落了,飘然走出一位弘一法师,千古佛门又一传人。
是啊,先生放弃了太多,才成就了自己的圆满.他实在是古今中外最为奇特的一个人,或许很多时候造物主也会觉得不可思议!--先生是第一个把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引进国内的人;在东京上学时首演<茶花女>,演的不是阿芒,而是女主角玛格丽特;做为才子,本该放荡不羁,浪迹天涯,可他却是这个世界上最严肃认真的人;三十九岁,人生中正是繁华的黄金时代,他却毅然去了杭州虎跑寺出了家.......
每次的深夜里静静的读着先生的新诗旧词,虽然有太多的不懂,但却依然感觉到先生的温暖,或许是他灵性的笔真的可以穿破时空吧,我总是在那些文字里看到先生微笑的颔首,然后飘然的远去,留给我的是无尽的遐想和喟叹.
先生俗性李,幼名成蹊,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后先祖因经营盐业而移居津门.先生五岁时父亲就已去世,但因为家大业大,所以幼年到青年先生的生活是比较安逸的.后来先生自己写道:"我自二十岁到二十六岁之间的五六年,是平生最幸福的时候.此后就是不断的忧愁,直到出家."此时正是先生"二十文章惊海内"的时期,他参加了文社的集会,与江湾蔡小香,宝山袁希濂,江阴张小楼,华亭许幻园义结金兰,号称"天涯五友",个个都是翩翩浊世佳公子,生活好不得意!其中又以先生才华最为出众,举止最为癫狂,有许幻园妻宋贞的诗一首为证,诗云:
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
酒酣诗思涌如泉,直把杜陵呼小友.
先生之文才,之癫狂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时期先生走马胭脂队里,以诗酒声色自娱,可这又岂是先生所真正追求的人生境界?
后来先生二十二岁时考上上海南洋公学特班,师从蔡元培教授.所谓:名诗出高徒,后来从这个班里走出了黄炎培,邵力子等名重一时的人物.1906年先生考入东京美术学院,也就是在这里先生于1907年演了<茶花女>的女主角玛格丽特.在毕业的1911年,先生家里遭受巨变,百万资产荡然无存,但生性旷达乐观的先生对此却毫不为意,相反对于辛亥革命的胜利大为欢喜,特做了下边这首<满江红>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徐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人们时常喜欢拿这首词和岳飞的比较,我个人认为这首并不输于岳飞的,一样的义薄云天,一样的力透纸背,一样的大气磅礴!
再后来先生回国办杂志,教学,直到后来的毅然忘却红尘,逃脱于三界之外,不再过问红尘俗事,终成一代佛学宗师.
先生的绝笔是题给侍者妙莲的"悲欣交集",我想先生所悲者无非是世人苦多,红尘里有太多的不公和无奈;而欣者就应该是他终于即将功德圆满,远赴西方极乐世界了.
先生留给自己的好友夏沔尊,高足刘质平,以及性愿法师的遗书中都附录了两首这样的偈语: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此中真意,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不敢妄下结论,具体的我想还是每个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慢慢的体会吧!
最终先生还是归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凄凉的旧梦和一些残余的欢欣.但该上路的终究要上路,该告别的终究要告别,悲伤在这样的时刻是苍白无力的.但先生用一生的所做,所为,所写,所言所要告诉的我们的应该就是一段成佛(原意为圆满的觉悟),修般若波罗蜜(原意为抵达彼岸的智慧)的过程吧!
酒已尽,泪痕未干,但先生却又已经拊掌而歌,唱的是那首千古传诵的<送别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那就别了吧!人生本就是一场告别的盛宴,愿我们都可以参着先生指引的禅,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上走出一段属于自己的美丽传奇,走出一段自己的悲欣交集!
================================
按:弘一法师即李叔同(1880年-1942年),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生于天津河东,祖籍山西洪洞,明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
悲欣交集
弘一大师在1942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日)午后8时,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临终前3天,书“悲欣交集”四字并自注“见观经”一纸交侍者妙莲法师,为其最后绝笔。
《弘一大师年表》中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廿八日下午,自写遗嘱三纸。”“九月初一日,书‘悲欣交集’四字,与侍者妙莲,是为最后之绝笔。”原件写在宽约三寸,大师写过字的纸片背面。字如核桃大小,点划纵横错落,结体已非往昔的严谨,但四个字的分布却依然井然;墨色则由浓到淡,过渡自如,也不复是平时的那般精致。笔情墨性中传递出来的是一缕悲怆而又恬然的韵致。在“悲欣交集”两行四字外,另有一行稍小的字“见观经”。这三个字墨色较前愈见枯淡。令人动容的是“绝笔”中的“绝笔”——随后的那个“。”却是丰腴而又淋漓尽致的。
大师的“悲欣交集”四字对于不同角度、层面的读者来说,就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如学者叶圣陶先生解释“欣”字,一辈子“好好地活”了,到如今“好好地死”了,欢喜满足,了无缺憾。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认为“‘悲’是悲悯众生的苦恼,‘欣’是欣幸自身得到解脱”。大空法师说“大师之所谓‘悲’者,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门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难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广大,总之为慈愍众生而起之‘称性大悲’也。大师之所谓‘欣’者何,欲求极乐,欣得往生,欣见弥陀而圆成佛道,欣生净土而化度十方”。叶圣陶先生解释的“欣”,只属“好人”范围,似乎只说到佛教所说人乘,也就是五戒标准,并且没有解释“悲”字。钱仁康教授和大空法师解释很好,二人基本相同,而大空法师的解释更为完备,非常精要。又著《弘一大师传》的作者台湾省陈剑慧教授说“弘公把‘悲欣交集’交给他的法侣——妙莲法师,是告诉妙莲,他是决定‘往生’了。‘悲欣交集’是弘公当时临终的情境。是一种念佛见佛,一悲一喜的境界,不见佛的人,便不知道念佛也会起悲心”。此说甚妙!和盘托出弘一大师当时之心境,而此境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只有过来人才能知晓,有同等感受之人才能道出!
要进入大师当时写“悲欣交集”之心境,还得从大师自注“见观经”三字入手。大师预知后人很难理解和契入他的境况,特自注“见观经”来指明方向和契入点。现在第一要确定,大师自注的“见观经”指的是哪部经?第二怎样去解读“见观经”和“悲欣交集”?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出家后即依蕅益大师礼地藏,诵普贤,阐教宏律,归心净土。而临终前六天的情况是解读的关键。
据记载,得知弘一大师在临终前6天内集中关注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和乘愿再来度生之事上。现粗浅解读一下,有助于契入大师所写“见观经”和“悲欣交集”之心境。“助念时诵普贤行愿品赞,乃至所有十方世界中等文”,表示大师一生修持得力于《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而“末后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和“再唱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乃至普利一切诸含识”,表示《普贤行愿品》中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大师亦复如是。与历代高僧大德一样为未来修行者作一示范,具体落实在最后称佛名号上。又以净土五经中《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如是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和《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中的“十念必生愿”表示决定往生,并且发愿重来度化,普利一切众生。所以大师晚年经常书写《华严经》中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经文广为结缘。话说至此,顺便提一下,以往佛教念诵文本的回向偈中古人均以“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作为回向念诵之文。弘一大师却把最后一句“不退菩萨为伴侣”改为现在所用的“普利一切诸含识”。“含识”二字是佛教用语,解释为含有心识,灵性之有生命众生。可见发心广大,度生之心切,也是大师所修证,大慈大悲的一种自然流露。
所以在此时所写的“见观经”,应该与净土宗经典有关,才能与当时之事实相合。净土宗所依据的经典是五经一论,即《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和《往生论》。大师所指“见观经”应该就是简称《观经》的《观无量寿佛经》。“当在此诵经之际,若见予眼中流泪,此乃悲欢交集所感,非是他故,不可误会”之嘱咐,表明大师当时所现境界的感受,怕人误会,故提前说明。其意为请不要用凡情测度我悲欢交集时眼中流泪的现象。所以九月初一日所写的“悲欣交集”亦复如是,怕别人误会,特别注明“见观经”。“八月三十日整天不开口,独自默念佛号。越至九月初一日……下午写‘悲欣交集’四字交莲师”。通过整天独自念佛,大师提起正念进入念佛三昧,故而念佛见佛,境界现前,此时随手拿起一张曾写过字的纸来记下当时之心境,极其自然。怕后人误会,特注明“见观经”三字来说明“悲欣交集”之原因。
然而我们在《观经》中找不到“悲欣交集”四字。以愚测度此四字是大师念佛见佛的三昧境界,而其感受与《观经》中的韦提希夫人相同。同时大师也见到了如《观经》所说的一切境界,这与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在临终时所见到的也一样,故而“悲欣交集”。“初二日命莲师写回向偈”,表示大师功德圆满之意。“回向”在佛教中极为重要,表示将所修持种种功德回转凡情,归向菩提(即自利利他)。“初三日,因莲师再请吃药,示不如念佛利益及乘愿再来度生等嘱”,表示大师发起了大菩提心,悲悯众生,故而上求下化,自利利他。只有一心求生净土,方可乘愿度生,普利一切含识。“初四日因王拯邦居士力恳吃药及进牛乳,说十诵戒文等。是晚七时四十五分钟,呼吸少促,八时正遂吉祥西逝”。表明大师在生命垂危之际,还是念念不忘佛之遗教“以戒为师”,以宏扬律宗为己任,使佛法永住神州,此举将永作人天之典范。“吉祥西逝”,证明大师学佛悟证深入,来去自由,学本师释迦牟尼佛所示现涅槃之吉祥卧相。故大师火化后“得舍利一千八百余颗,舍利块五六百颗”。所谓舍利者,梵语设利罗,乃戒定慧忍力功德薰修所致。
大师临终时心中所现的境界与《观经》上所描述的一般无二,这或许才是弘一大师自注“见观经”的真实含义。简言之即是,见佛闻法,证无生的境界。“无生法忍”简称无生法,“无生”是佛教用语,解释为“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
“悲欣交集”之“悲”字,在佛教中有更深的解释,《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由于弘一大师发心广大,度生心切,现在又能见闻佛法,往生极乐证无生法忍,可以真正去实践多生以来的度生大愿,此种悲与欣之心境交集在一起,非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大师临终前谓妙莲法师云:“我生西方以后,乘愿再来,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弘一大师大愿如此,而临终所现与《观经》所说之境界相同,见佛闻法,顿证无生,发愿“乘愿再来,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现在成为事实,能不“悲欣交集”!
据以上资料分析,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弘一大师临终前心境所现与《观经》中的韦提希夫人相同——见佛闻法,顿证无生。又与净宗初祖慧远大师有着相同的感受——见到《观经》所说的极乐世界种种景象。而“见”,“现”在古汉语中两字相通,是否此处之“见”当作“现”解。当《观经》之境“现”与弘一法师眼前时,弘公自然就发起了悲悯众生沉沦生死之苦,欣喜自己离苦得乐;并由于当下见佛闻法证无生,了却大师多生多劫度生“普利一切诸含识”之大愿。此“悲”转化为拨除众生之苦有大力量了,“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而感到欣慰无量。如此感受之“悲”“欣”交集在一处。故而自然写下“悲欣交集”之感受,并请大家不可以凡情测度,特指明“见观经”即依现出观经之境界,去理解当时之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