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有人感叹:现在的孩子可真幸福啊!要什么有什么。确实,在很多人眼中,如今生活水平相比以前高了很多,基本上00后出生的孩子童年都很幸福。有想要就能得到的玩具,有多到吃不完的零食,有用不完的零花钱。
可是,在很多贫穷落后的地方,仍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还在嗷嗷待哺,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父母就不得不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地方赚钱养家糊口。这群孩子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更没有父母的贴心陪伴,只能在电话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
当别的孩子像宝贝一样被捧在手心里成长的时候,他们被孤独地留在乡下,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伴,像一棵草顽强地独立生长。
这群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在现在的教育观念里,很多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隔代教育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观念。可在这些地方,随着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打工,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祖辈的身上。
可年迈的他们也许没有读过书,也许根本不懂该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他们往往只懂得给孩子吃喝,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就是最好的照顾了。
曾在某软件上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爷爷在教孙子读拼音。视频中的孙子正是刚刚学会说话的年纪,口齿还不太清楚。而爷爷念出的所有汉字中,都带有浓重的方言口音,有些甚至直接用方言读出,孙子也跟着念了下去。
下方的评论中出现了排列式的“哈哈哈哈哈哈”,屏幕之外的我也不例外地爆笑。可在爆笑的背后,却不得不深思,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父母的亲身教学有多重要。
除此之外,孩子在年纪尚小时根本无法长期记住一张脸,而外出打工的父母往往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一趟。一年只有短暂的几天相处,孩子根本无法很快适应:原来这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没有每天见面的熟悉,也没有每天把好玩的事分享给你的沟通,亲子关系愈发淡薄。
在广州务工的老杨夫妇下了班,眼看着天色已晚,顾不上做晚饭便先打视频电话给在广西老家的儿子。视频中的儿子脸上脏兮兮的,好像又清瘦了一些。
老杨习惯性地问道:吃饭了没?
儿子淡淡地回一句:吃了。
老杨:今天乖不?有没有听奶奶话?
儿子:嗯。
老杨:今天考试了吧?考得怎么样?
儿子:还行。
老杨:考了多少分呀?有没有得第一名?
儿子:数学50,语文67,英语60
老杨:......
儿子:......
老杨:孩子啊,我们在外打工不容易,你可要好好学习,以后不要走我们的老路。
儿子:知道了,没什么事就挂了。
随后儿子便挂掉了电话,通话时长:03:19。老杨夫妇看着被挂掉的电话神情变得复杂了起来,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他们知道,儿子已经慢慢长大了,每年仅有一次的见面让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沟通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知乎上,对于留守儿童有个高赞回答,在我眼里看来,这便是如今众多留守儿童的心声。
侄女8岁。
侄女:姑姑,你小时候你的爸爸妈妈有陪在你身边吗?
我:有啊。
侄女:那为什么我没有?
我:我的爸妈是农民,他们一直在家里种田。所以他们都在家。你爸妈在城市里挣钱,所以没在老家。
侄女:那我爸妈为什么不种田,陪着我?
我:你爸妈在城市挣钱,可以带你出去玩,还能买小汽车,买房子。我爸妈就不行呀,你看爷爷买小汽车了吗?
侄女:没有。
我:那你想要你爸妈可以带你出去玩,可以买车买房,还是在家里陪你,没的玩,没车没房?
侄女:我要他们陪我 。
侄女:姑姑,为什么你要去上班?
我:因为我需要挣钱,这样才能给你买书包,压岁钱(纯侃)。
侄女:那你不要上班。你不上班,你过年也不用包红包给我,也不用给我买书包。什么东西都不用给我。你就在家陪着我吧。(她真的很缺人陪!)
而对于留守儿童长大后回想起儿时的愿望,他们是这样描述的:
希望爸妈能够早点回家,这样我们就能一家团聚了。
我要好好学习,这样可以在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一家人都一起生活。
我的愿望就是早点看到妈妈。
新年快到了,我好想爸爸妈妈能够早点回来一起过新年。
我希望我有一只马良的笔,可以画出大房子,一家人都开开心心的住在里面。
希望爸妈能早点回来看我和奶奶,这样我也能像别的小孩一样一家人一起玩了。
希望爸妈来参加我的家长会。
留守,本身就是个不友好的词汇,很多儿童却被强加在身上。试问:哪个孩子不眷恋父母的怀抱,又有哪个孩子不渴望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依然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只希望这个世界上,能够少一点,再少一点留守儿童,每个人都能像宝贝一样成长,而不是孤独的野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