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演讲视频爆火,演讲者的几句话直接戳中很多人的心。
但事实上理想状态外,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不喜欢眼前这份工作,有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重大,不敢轻易辞职,有的因为疫情影响,大局工作难找,所以不敢轻易辞职……
所以每天睁开眼一想到工作,从一天开始情绪便为低落的,每天走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行尸走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按部就班地上班、工作、下班。这样的日常,平稳得好像一潭死水。工作重复的同时还要面对领导和同事的事故圆滑。
随着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压力,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压力使得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
1
“换份工作就好了?”“要不,辞职算了?”
这种念头是我在进去社会工作开始,那时候稍微只要跟同事有矛盾,工作不顺心,就会有的念头,应该不止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吧。
我自己本身以及跟身边朋友沟通后总结,为什么要辞职的原因多出出现的关键词就是:工资太低,同事勾心斗角,经常加班……
可是换个工作,出现的问题就真的能从根源上解决吗?我看未必。
不想做那些无聊的重复性工作,觉得没有成长空间,想要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这样的想法没有错,但不管是刚刚大学毕业的职场新人,还是有经验的职场“机灵鬼”,都难以避免出现高频重复的状态,我也见过一年换十多份工作的人,一味地跳槽只会从之前低效的重复换到后来低效的重复,竞争力没有提高反倒降低了。
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打磨到一定程度前,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在新阶段有好的状态。
如果真的想避免这种乏味的状态,更应该做到的是踏实积累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效率,并且利用职业平台提高自己可迁移、通用的技能。找到更好的下家,一步步脱颖而出,才能逐渐找到自己理想的事业。
2
“我跟同事吵架了怎么办?”
职场上,有时候复杂的不是社会,而是跟在你身边的人,也就是同事。
①不要任何事都跟同事说,包括自己的生活。
这一点,本人深有体会。
我刚入职场那会,对人丝毫没有防备心,有同事主动跟我聊天,聊的甚欢的时候,我很容易会毫无保留地说起自己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我的工作可能有点变动,我跟她前脚说了一口,后面我余光看到她马上拿出手机在一个大概有五六个人的群里,发出我要被调走的信息。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如果一件事你不想被人知道,那么我建议你从一开始就要烂在心里。
②跟同事发生矛盾,第一时间“冷处理”。
一项工作在进展过程中,难免会有跟同事产生矛盾,甚至口角的时候,我也曾经把业务配合问题,演变成职场冲突跟矛盾。
当初他在办公室“咆哮”,而我内心真的那一刻“想杀了他的心”有。许多事情都是,形进实退。
再后来,只要在工作中,只要不影响工作进程,他要怎么说我选择应和说好或者沉默。
要做到小事上不斤斤计较,大事上不含糊,一来体现自己的包容心,二来亮出自己的原则。不至于一下子把同事关系逼到尽头,也不会让他人打破你的底线。
③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职场人要给自己找到支撑点,再成功的人也会碰到挫折和困境从而退缩。
这个时候就需要心理安慰,一是坚持自己的正向观点,二是有几个良师益友能够帮你往上拉,让你走出沮丧的境地。
平时要物理上靠近一些牛人,向优秀的人学习,从她们那学习经验教训。
面对外界的诱惑,一般人很难坚持下去,这时候只能自己救赎自己。
不能陷于情绪之中做不了事导致浪费时间。尽量让自己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样按程序做事,做正确的事。
这样一段时间过后,我们还有积累,每天还有提升,逆袭的机会。
3
“只剩下工作的的人生,路可能会走不远”
我上周跟朋友去看海。
大海的广袤无垠下,感知天地之大。宿世的爱人自有来处,来世的生命轮回也有归途。风起天阑,大海照见原由,日夜奔腾而去。
突然间我想到李白曾经写过一句我很喜欢的诗词: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瞬间觉得周边的人更像芸芸众生,我苦笑地跟朋友说,大自然有海纳百川,可是我前一天却因为一份才几块钱的工资,差点被同事气哭,觉得好不值得,工作是很重要,但是我不甘心我的生活里只有工作啊。
停下来,关上门,我们跟自己好好相处,最根本的,依旧是坦然自处,先取悦自己的感受。
现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我们似乎每个人身上都加上了发条,怕输,怕穷,怕跟不上,似乎想休息一下就会被人甩到后面。
人的一生更像跑马拉松,不一定人就要活在一直努力的状态,要不这次就休息一下来,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希望自己活成什么模样,回过头回忆过去的选择跟经历可以自豪跟人说上一句:“人间值得。”
除了工作,享受那仅有的能自己支配的空闲时间,多看些活法,决定后面可以做出的真正有质量的正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