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农民挖出来的石头居然是家族连城的良渚文化古玉

农民挖出来的石头居然是家族连城的良渚文化古玉

作者: 古玩艺术人生_5201 | 来源:发表于2017-02-27 16:49 被阅读0次

    农民挖出来的石头居然是家族连城的良渚文化古玉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黑土陶为主要特征,大量玉器出土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太湖地区的玉器,从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松泽文化、晗山文化到良渚文化,经历了一个数量由少渐多制作由粗糙到日益精致装饰由索面发展到繁复的纹饰,形体由细小而曰趋大型化的过程。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滨文化的玉器玉质较为粗劣,硬度不高,均为素面无纹的小件根、管、珠等装饰品制作工艺还很粗陋,一般仍是沿用旧石器时代制造石器的传统工艺,表面磨制较为粗糙钻孔多不准而偏离中心表现出原始特征。至松泽文化时期,先民们已初步具备鉴定玉质的能力,软玉的使用就是较好的证明,玉器的种类也有所增加,环、斧的出现表明玉器已有大型化的趋向,同时也标志着制作技术的发展。

    鉴于松泽文化已开始使用硬度较高的软玉制作器物,故推测此时可能已出现了石英砂等介质,从器物表面打磨光滑的程度来看,当时已有了较高的抛光技术,钻孔技术也略有进步。继松泽文化以后的良渚文化,其玉器在数量、质料、造型、纹饰、制作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数量自不必说,质料虽颇庞杂,但绝大部分为质坚色美的透问石、阳起石软玉,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硬度为4的蛇纹石玉。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石英砂已被广泛运用,考古工作者在良渚文化墓中已发现可以琢玉的石英砂,管钻法已普遍运用到钻孔技术中,在良渚文化墓中就曾发现有管钻剩下的棕蕊。这时琮、璧等大型玉器的孔璧上留有螺旋纹或垂直的台阶痕迹,这往往主要是因为玉质坚硬对工具不断磨损以及钻孔时对位不准造成的。小件器物一般使用程钻,但由于工具的磨损总会造成进孔处较大,愈深则孔愈小,这是金属钻孔工具出现以前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对良给玉器的工艺的考察,此时很可能已出现了旋转性的原始砣具。良渚玉器其玉质之精美,品种之繁多,技术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但良渚文化玉器大多失去了原有的半透明光泽而呈粉白色,这是因长期埋于地下受浸蚀所致。

    良渚先民在治玉技术上普遍采用砂解法,即用砂和水加解玉工具通过磨擦来切割玉料。从玉器留下的痕迹观察,当时以片状硬性物件作直线运动为特征的领切割和以弦状硬性物件作弧形运动为特征的线切割两种方法结合,运用于玉器的镂孔。玉器上细密的阴线花纹,主要是用手工直接雕刻的这些细若游丝的阴线往往由若干条划痕拼组而成。玉器雕成后,表面还要打磨光滑达到光可鉴人的效果。良渚文化的琢玉技术代表了新石器时代制玉工艺的最高水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民挖出来的石头居然是家族连城的良渚文化古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gz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