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友的文章标题和内容,我读起来有点散文的味道。索性我也跟着散一下,聊一下读完之后,心中所想的一些话。
随缘助人,不刻意,就像佛只渡有缘人一样,不求回报的那种。如果在心中想着求回报了,那心就不单纯了,而不单纯也就容易将事情变味,最终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所以很多人打着为他人好的名义去做事,背地里却是在干着自私的事。
说实在的,这个道理我之前并不是很懂。直到我把道德经学习了一遍之后,才慢慢有所体悟。我不聚焦自己的收入有多少,就聚焦把事情做好,把心态摆正,而最终收入在无所刻意的情况下,反倒获得大幅的增长。
现在想一想,不求回报的助人,本质上就是一种舍。只是这个舍,更多是一种内在状态下的富有。正所谓外在的物质世界,都是内在世界的投射。内在贫瘠,终究支持不住外在的财富。所以内在匮乏的人,即便一时是腰缠万贯,但围绕在身边的财富终究很快会离他而去。富不过三代,往往就是这个道理。
战友在最后聊到要善待别人,正如战友所言,想善待别人,首先要善待自己,只有自己真正懂得了爱自己,才能再去宽容别人。因为如果不爱自己,不理解接纳自己,就根本不从谈起真正的理解别人。
2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感谢战友又一次精彩的分享。依稀记得上次阅读战友的分享-高效阅读,我读过之后的强烈感受一直萦绕在心头,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激励着我持续阅读原本在我看来有点枯燥的技术书籍。之所以能读得下去,主要就是因为我在带着问题去阅读。
这次看到战友的精彩分享:有钱人专注于自己的净值,而穷人则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收入。而真正衡量财富的标准是净值,而不是工作收入。有钱人就算感到恐惧也会采取行动,而穷人却更容易让恐惧阻挡自己的行动。真正的成长,往往就发生在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时候。
联系我自身同样是有很多触动,就像我昨天分享的内容一样,越是不舒服越是自己成长的机会,而穷人往往是因为恐惧各种找借口而退缩,而差距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积累之下产生的。通过阅读战友的分享,也再次告诉我自己,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战友分享的金句很好,都是精华,我是非常赞同。也正如战友所言,阅读学习再多,但关键还是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说心里话,我从看开头的时候,就在心里想,我并不期待看到多少金句摘抄,而是更期待看到战友分享一些自己的故事,可并没有看到。所以我建议,可以以金句作为引子,聊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我认为这样的联系,更像是让金句在自己身心上扎根的过程,如此学习道理触动和印象也会更深刻,希望这想法能够对战友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