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悦读社发言(131)

悦读社发言(131)

作者: 冯雪松_4d76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1:26 被阅读0次

    重温那场空气污染的悲剧——《伦敦雾》读后

    《伦敦雾:一部演变史》是一部从现实入手探究意象演变历程的文化研究作品。从伦敦雾诞生之时写起,一直写到它因能源革命、立法改革而告终的整个历程,着重谈论了伦敦雾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及它如何通过人们的想象,而得到了更多有趣的内涵与意义。本书作者克里斯蒂娜·科顿,是英国肯特大学博士,目前任职于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剑桥狄更斯学会创始人,自由写作者。

    大城市的雾霾问题,近几年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而一个多世纪以前,也有一座首都城市饱受雾霾之苦,它就是英国的首都,同时有“雾都”名号的伦敦。伦敦雾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在这座城市上空弥漫,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告终结,中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之久。《伦敦雾:一部演变史》谈论的正是这一历程中的故事。

    伦敦雾在19世纪40年代突然加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家庭与工业方面对煤的大量使用。伦敦雾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它导致能见度下降,交通事故频发,人们的健康也受到危害。但人们起初无法从污染的源头,也就是煤炭的使用上加以控制,这也成为伦敦雾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根本原因。

    受气候条件影响,伦敦向来不缺雾,但这里的伦敦雾所指的并非是自然形成的雾,是污染物与自然形成的雾相结合,而造成的极端空气状况。伦敦雾在19世纪40年代加剧,这也与伦敦的城市发展同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伦敦城内开设了大量的工厂,交通方式也在飞速革新,火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内,伦敦的人口数在19世纪前40年里翻了整整一番。每座厂房都有一根烟囱,每个住户家里都有一个煤炉,这就使得煤炭燃烧带来的污染急剧增加。

    如果人们限制使用煤炭,带来的影响更加巨大。工业发展正处于飞速的上升期,所产生的可观利益让人们无暇顾及其他。况且当时污染净化技术还很不成熟,即便能降低一些污染,也需要花费高额的成本,没有人愿意买单。至于普通居民,用煤来做饭取暖也没法限制,因为当时煤是最廉价的能源。

    在当时的人们眼里,由雾引发的伦敦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伦敦的女性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由此看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实际情况;二是伦敦雾对艺术家们的启发;三是人们对于伦敦雾的看法。在当时的道德观念里,女人在没有男性陪同下走在街上是不体面的;独自出行会让人怀疑行为不检。对于女性而言,伦敦的雾透露着一股危险的气息。不过,作为绘画的主题,伦敦雾却引发了艺术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变革,也就是印象主义运动。

    19世纪,有两位伟大的画家,正是利用了伦敦雾对于城市景观的重新塑造,开创了一种描绘世界的全新方式。到19世纪80年代,伦敦雾暴发的频率和浓度都达到了顶峰,其他艺术家也开始大唱伦敦雾的赞歌,赞美它在美学方面的贡献。伦敦雾越浓,对人们的影响越大,人们与大雾越多互动,反而让这大雾有点“房间里的大象”的感觉——越是巨大,人们越熟视无睹。

    人们一度能够对于大雾“熟视无睹”,但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影响不断加剧,甚至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威胁。到了20世纪,无烟煤、煤气和电力等新能源开始普及,而伴随着工业升级,许多工厂开始由城区迁出。而那些留在城内、仍在烧煤的工厂,也在政治压力和生产效率的影响下,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燃烧效率,伦敦的工业污染开始得到缓解。

    出人意料的是,解决伦敦雾问题的转机,是随着一场空前的大雾一同降临的,而伦敦人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1952年12月4日,一场大雾笼罩伦敦。起初人们并没有在意,但这场雾竟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并且比往常任何一场雾都要浓重。截至1953年第一季度,这一年来伦敦死亡人数比预计多了八千多人,各类医疗机构人满为患。科学家们证明了只有空气污染才会在一段时间后带来如此集中的死亡。这场大雾也因此被人称作“杀人大雾”。

    伴随着这场“杀人大雾”,人们再也无法对空气污染问题熟视无睹了。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正式确定整个伦敦城区都是无烟区,任何企业和家庭都不得排放燃煤烟尘。清洁空气的浪潮很快遍及伦敦其他辖区,到1968年,整个伦敦有65%的区域都接受了控烟禁令,完成了控烟改造,烟雾弥漫的伦敦城已经不复存在了。

    伦敦雾存在了一个多世纪,而从立法的时间算起,到问题全面解决,用了仅仅十余年时间。在这个过程里,立法及相关的政府措施也仅仅是顺水推舟,因为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可怕的“杀人大雾”所带来的威胁,远远盖过了保有昔日传统的兴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悦读社发言(1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j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