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休的问题,这么多天来,心底只有一个声音:退。
为什么?
追述到1989年,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分数,再加上表舅的亲戚关系在该校招生处工作,所以我是把河南省干部管理学校放在了第一位的。可是下午去滑师同学家,她爸爸说女孩报个师专也不错。于是就有了提前批次上的安阳师专。
那专业呢,我学的是文科,好像有两个专业,中文和政史。老曹说报中文要改作文,不如报政史。于是就有了安阳师专政史系的录取通知书。至于兴趣,做教师?做政治教师?我从来没想过,就一个志愿,就让我用一生从事教师职业了。想想自己,还是有点荒唐的。
两年的师专生活,我参加了系里的通讯会和学校的斯达诗社。至今还记得我为政史系举办的运动会上,一篇篇辉煌成果的报导和给予运动员激越的鼓励;至今还记得中文系的一个女孩用甜美的声音背《致橡树》;至今还记得安阳县水冶镇珍珠泉采风的美丽。
然后呢?这些成了往事,现实是我成了老师。当时我高三时的班主任在四中,我就对局里要求去四中,而四中刚好有个政治老师调走了。于是,我这个萝卜就埋在了这个坑里。
这一埋,几十年已成了记忆。
常常追问自己:我有职业信仰吗?我喜欢自己的职业吗?
按照百度百科的建议:职业信仰是指个体认为可以确信并愿意做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认识或看法。它是指人们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执着追求的意向动机。
若按这个定义论,我不能算有职业信仰,我这些年的认真的坚守,最多只能算是我有敬业精神,有职业道德而已,真的达不到职业信仰的标准。
那么,我喜欢自己的职业吗?似乎也说不上。跟着同学报了政史系,在校学习时,我的业余时间可是全部给了文学书籍,匆匆两年的时间,我每周都会到图书室借阅文学书籍,不分中外,只要自己喜欢就好,还和同宿舍的同学互换借来的书,把自己对该书的评价也传播给同学,共同探讨故事的精彩细节,此刻回想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心中还是充满了欢喜。
我读书有个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在借书的日子里,我会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抄写在本子上,至今手边还有好多我的“真迹”。尽管字写的不好,但贵在是自己写的,“撇帚自珍”啊,对我而言,真实一个贴切的成语,偶尔翻翻那些读书笔记,跟那个时间的自己碰撞一下,我会重新认识年少的我、青春的我、长大的我的不同情趣。在买书的日子里,摘抄少了,书上划线的地方多了,读完后,也会感受一下该书与我的意义。
再回到教学工作上,我喜欢这个职业吗?一个没有职业信仰的人,是不会用生命全部的热情,赴在自己工作上。我只是以我80%的热情尽我所能去读专业书,去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所以,不够精深地耕耘着我的领域。其结果就是,回望来处,收获还可以,毕竟这80%的热情,也不是白白燃烧的。
可以这样说,我的青春已献给了我的80%。那么,我的另外20%在哪里?我的余生是应该献给这20%的,毕竟我对人生缺憾不感兴趣。
很多人没有退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退下来干什么;很多人没有退休,是因为延迟有丰厚的工资和利益。这些于我,都不是问题。
我要的寻找自己的乐趣,做自己想干的事。“不白活一回”在我这里就是静谧的夜色中的一杯香茗,就是我藏在心底的一片森林。我将用余生去深味它们的美妙和广博。
这或许才是我理解的人生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