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当郭二小姐拿出第三根金针时,杨过心中是怎么想的?书上说:
她白嫩的手拈着第三枚金针,在月光下闪闪生辉,说道:“这第三个心愿嘛……”杨过微微摇头,心想:“我杨过岂是轻易许人的?小姑娘不知轻重,将我的许诺视作玩意。”
此时杨过真是嗤笑郭襄的随意,还在暗自舒了一口气呢?但是那姑娘到底又把金针小心翼翼收回去了,她说,等过阵子我再跟你说。
这一阵子,会有多漫长?杨过想一想就不那么轻松了。
杨过若是没有那么的桀骜,没有那么的聪明,甚至没有那么的英俊,他一定会在桃花岛过平平常常的生活,他会是大武小武的好朋友,郭靖黄蓉的好孩子,甚或会是郭芙的好丈夫。谁又会觉得他错过什么?可是读者不会满意这样的角色
因为什么都没有做错,就是什么都错过了,没有犯过错,或许这个人,什么美好都没经历过。
郭二小姐最终收起的金针,在从万丈绝情谷的悬崖落下后,又从从容容的取了出来,经历了生与死的这一个来回,她的心中的爱意,从未少过半分。
她把最后一根金针还给了杨过,又在心许了下一个愿,她明知是错,仍然义无反顾的投身而去,她把青春皓华,无尽的未来都就这么交付给了一个不可能厮守的人。
一
习惯金庸一直活着,他却突然走了。
我和朋友们聊天,突然就有人默默发了一张图,说老爷子走了。大家像咔嚓一下子被掐掉了开关,就静了。
这种静默直到几大官媒都齐刷刷亮出了遗照。大伙才当真,这次是老爷子真走了。
恰恰应了这段书:
张三丰旧地重游,忆起八十余年之前,师尊觉远大师挑了一副铁担,带同郭襄和自己逃下少林,此时回首前尘,岂止隔世?他心下甚是感慨,携着无忌之手,缓缓上山,但见五峰依旧,碑林如昔,可是觉远、郭襄诸人,却早已不在人间。
——《倚天屠龙记》
一人去留,却似换了人间。
金庸的伤别离
1978年,金庸在修订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写有这样一段文字,
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
这是全书完成十七年后才加上。
倚天屠龙记初稿完成于1961年,金庸37岁,其作品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已在的明报上经引起轰动。一度引发梁羽生好胜之心,二人以射雕英雄传和草莽龙蛇传斗法,引得观者云集,最终,射雕中的侠之大者的英雄气概还是力压梁羽生一筹。
当时金庸功成名就,不仅小说大获成功,他所创办的明报也蒸蒸日上,个人情感也得正果,和小自己11岁的明报同事朱玫结婚,并诞下二子二女。
事业婚姻双丰收的金庸开笔写倚天屠龙记,这本书里,突然文风大变,没有了郭靖的豪情万丈,没有杨过的意气飒爽,写了模棱两可,犹豫不决的张教主。
书中女角也和他之前几部作品的颇为不同。书剑恩仇录里的香香是纯粹为爱而活的人,碧血剑中的青青是任性不顾忌世俗目光的人,射雕中的黄蓉,神雕中的小龙女,都有不拘凡俗,绝世独立的气质。
而倚天屠龙记中,我们只能看到周芷若的阴狠,赵敏的算计,蛛儿的痴绝,小昭的无奈,和不悔的执拗。
这部充满复杂性格角色的书的后记中,他这么写着
人性中必须的三种残忍,对敌人的残忍,容人之时的残忍,和自己的残忍。
从1961到1978,他的心态变化颇耐人寻味,在移居香港时,他就经历过丧家之痛,父亲惨死,第一任妻子的离心,1976年时,他的长子查传侠又因为恋爱不顺(一说因父母离婚问题),自缢而死。这都对他打击甚深。
金庸在1978年修订倚天屠龙记时,后记有如下的话
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
结尾处更悲不自胜的写着
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2004年9月,金庸回忆说:“我记得接到大儿子在美国过世的消息后,好灰心,好难过;但那天还要继续在报馆写社评,一面写就一面流泪,一直都很伤心,还是要写社评。
这大约就是亲情之痛,与现实凉薄之恨。伤别离时的无可奈何,命运的诡谲。
他却无法干预,就像笔下塑造的人物,灵魂一旦形成,命运就不可能再更改了。
在1978年,他对自己的命运做了全盘的接受。
书里的父恨
金庸1948年离开杭州,调至大公报香港分社任职,他的父亲查树勋留在内地,看守查家祖业。
1951年,一场“镇反”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杀、关、管”三管齐下。由于杀人批准权力下放,有的地方出现了乱捕乱杀现象。查树勋因为儿子在香港,自然被扣上有“海外关系”的帽子,连同不法地主罪名一并审查。
查树勋被罗织的罪名有抗粮、窝藏土匪、图谋杀害干部等。
1951年4月26日,查树勋被从监狱里拉出来,五花大绑甩上刑车,即开向袁花镇查树勋所办的龙头阁小学的操场枪毙。
“从山东来的军队打进了宜官的家乡,宜官的爸爸被判定是地主,欺压农民,处了死刑。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伤心了大半年,但他没有痛恨杀了他爸爸的军队。因为全中国处死的地主有上千上万,这是天翻地覆的大变。”
金庸自传体小说《月云》。
这里的宜官就是金庸。
他得知父亲惨死,哭得撕心裂肺。却不能恨杀死父亲的政权,他浮游于香港一隅,成为被祖国放逐遗民时,他身处两难,不知如何安置自己的悲愤。
直到后来他写天龙八部,写同样被祖国放逐的萧峰,就有了如下的文字。
山壁上石屑四溅。乔峰心中郁怒难伸,仍是一掌掌的劈去,似要将这一个多月来所受的种种委屈,都要向这块石壁发泄,到得后来,手掌出血,一个个血手印拍上石壁,他兀自不停。
正击之际,忽听得身后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说道:“乔大爷,你再打下去,这座山峰也要给你击倒了。”
乔峰和金庸一样是被抛弃的孤儿,金庸笔下还有很多这样的孤儿,而萧峰最为典型。
他的义父的乔三槐是大恶人杀死的,大恶人杀死了很多人栽赃给萧峰,毁掉了他的拥有一切,而这个大恶人,却是自己的身生父亲。
所以萧峰不能去恨。
萧峰不能恨的是亲身之父,而金庸不能恨的是更权威的父亲(国家)。
金庸笔下又会出现很多义父,比如张三丰,谢逊,陈近南,似乎由此略微慰籍主角的丧父之痛。
到了笑傲江湖,他写尽蝇营狗苟的门派斗争,伪君子和野心家的自我阉割,高手之间的利益算计,政治就是江湖,总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引发血淋淋的屠杀
譬如刘正风看着家人十余口被屠戮。
童百熊看着自己孙儿被折磨,
林平之目睹自己的父母被杀害,
令狐冲看着岳灵珊被杀害。
中间每一个眼睁睁看着亲人惨死,却无法相救的人,可能都是金庸自己的化身。
在笑傲江湖中,他还特别塑造了一个道貌岸然,处处以君子自居的义父,岳不群。
他为谋私利,摆布利用自己的徒儿令狐冲,让他不容于师门,受各种构陷,身负重伤,被各大门派追杀。
令狐冲东奔西顾,受尽痛怆,仍然不明所以。
直到岳不群撕下虚伪面具,要对令狐冲狠下杀手时,令狐冲还是无力反抗这个僭父之名的人。
令狐冲的身上烙有金庸的影子。
金庸无力跳出自己的桎梏,无法痛快去斥责弑父的真凶,即使在小说里,也写得吞吞吐吐。
这亦或者是金庸对自己的残忍。
金庸笔下的女子
金庸笔下很多女子都有夏梦的影子。
金庸初见夏梦,就十分惊艳,曾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他那时已经是名满香江的大才子,那时金庸已是名满香江的大才子,却屈就加盟长城影片公司做编剧,只是为能天天见到同一公司的夏梦。
别人戏谐金庸,金庸就说“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他量身替夏梦定制了剧本绝代佳人,第一次当导演拍了以夏梦为主角的王老虎抢亲,他痴情种种的努力,只为了有机会和夏梦在片场多交流一会儿。
金庸和夏梦的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约会是在一处咖啡店,金庸说了什么,夏梦说什么,不得而知,,,,
不过倚天屠龙记中有一段对话。
张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张无忌一呆,接不上口。
此时金庸已娶朱玫为妻,夏梦也嫁为人妇。问心有愧这一句,谁能逃去?
金庸无奈的离开长城影业,回到明报继续笔耕,这段时间他写了很多经典作品,包括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当夏梦到国外长时间旅行,金庸就为她开辟了一个专栏《夏梦游记》,将她所写的旅游散文和小说载于报端,日日报道夏梦游记。
缘分越凉薄,金庸越执着。他在神雕侠侣中借程英之口说:
“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她话虽如此说,却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他在倚天屠龙记又写。
范遥说:郡主,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算了吧。赵敏眉一轩:我偏要勉强。
天龙八部中又写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有一个阿朱。
侠客行中又写:
喜欢吧,看一眼是如此,过一辈子也是如此。
在神雕侠侣中又写
真愿咱两个都能再活一百年,让我能好好待你,报答你对我的恩情。若是不能,若是老天爷只许咱们再活一天,咱们便做一天夫妻,只许咱们再活一个时辰,咱们就做一个时辰的夫妻!!
直到夏梦接受媒体采访,被迫要谈及金庸,她以两句话做答
没什么可谈的,就不谈了吧。
她眼中的金庸,是个没什么的人而已。
金庸没有任何回应,而白马啸西风中我们熟知的形象牵马而来。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天龙八部的故事也变了。
开始天龙八部的结局是王语嫣和段誉在一起,金庸在2016年新修版中改掉了结局,王语嫣最后没和段誉在一起,还是留在了那个可恶的表哥身边。
书中的神仙眷侣,最后成为接受成现实的样子。
江湖众生相的落幕
1963年金庸开始动笔写天龙八部,这部书历经4年才告完成。书中使用三大主人公鼎足而立的三线故事结构,描绘了江湖之上的众生之相。
天龙八部之名取于佛经,在书中与人物一一对应,帝释天——慕容复、龙——段誉、阿修罗——乔峰、乾达婆——阿朱、紧那罗——虚竹、夜叉——阿紫、迦楼罗——鸠摩智、莫呼洛迦——游坦之。
书中境界已经超越了小说的范畴,而是描绘了芸芸世相的本来面目。
他写乔峰,段誉,虚竹,游坦之,阿朱,阿紫,慕容复,写出了在命运之中人的徒劳挣扎,越是想逃避命中注定的不幸,越是更深地陷入悲剧命运的魔圈。
天龙八部中主人公们武功卓越,能力非凡,他们的命运走向更深的不幸时,金庸笔法中充满了怜悯,无奈和悲愤,却仍然无法让他们解脱。
回目的五首词也充满了悲怆,从少年游,青衫磊落险峰行,至塞上牛羊空许约,至刹那芳华,红颜弹指老,单于折箭,六军易辟。
这部写尽吞风吻雨葬落日,欺山赶海践雪,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的小说之后,金庸越来越喜欢谈及佛经。
他说
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写完天龙八部这部扛鼎之作,金庸又写了侠客行,笑傲江湖,然后他以童年生活之地扬州为开端,写了最后一部小说。
小说的开头他写了自己家族的先人是如何蒙冤于清初的明史案的,然后笔锋一转。韦小宝出场,他凭借在妓院练就的下三路手段,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康熙,郑克爽,陈近南,吴三桂,冯锡范这些的历史人物之间,而且参与雅克萨之战,收复台湾,最后名利双收,七美到手,在清朝被封为一品鹿鼎公,在明朝遗老顾炎武等人眼中居然是可以恢复中华的雄才之主,退出江湖后隐居于一座叫通吃岛的海屿上。
除了会用耍赖,下三滥,石灰粉纵横江湖的韦小宝之外,这部书中还写了一个武功卓绝,情商却低劣的大侠胡逸之,他纡尊降贵,甘为陈圆圆的仆从,痴绝到连一年和陈圆圆说过几句话都能背熟。而陈圆圆却未曾在意他是什么人。
胡逸之和韦小宝完全不同,一个武功非凡,温良如玉,一个手段下流,人品猥琐。
书中却有意安排让他们有一场对饮,聊到爱情,二人聊得十分投缘,居然互引为第一知己。
胡逸之揶揄了金庸对夏梦的情痴,韦小宝则鄙视了金庸前十三部作品中的一切。
此书一出,读者哗然,认为金庸写了一部自己打倒自己的反武侠小说。
金庸却在鹿鼎记的后记中说,韦小宝尊重长辈,友爱兄弟,义气为先,为何不能是一位大侠。
他又说这位伪大侠同时也是个痞子,是中国底层社会常见的人物。
他又说自己只是凭借想像塑造了这么一个人物,在现实里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
鹿鼎记于1969年完稿,之后金庸真的开始大变样了!
首先他和厮守二十三年的朱玫离婚,娶了一个女儿年纪的咖啡女郎———林乐怡。
他刚认识林乐怡,她才十六岁,对神雕侠侣非常痴迷。那时的金庸可能对夏梦还未曾忘怀。
没到十六年,五年之后,金庸抛弃了朱玫,放弃了夏梦,就娶了林乐怡,杨过和郭襄的底线被彻底丢弃了。
然后金庸宣称要写一部新的三国演义,要浓重突出东吴周瑜的形象。
接着他欣然当上国立清华大学的名誉博士生导师,虽然一直没招到学生。
在看央视版水浒之后,他以一块钱的价格把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了张纪中,希望他能拍出一部诗史化经典武侠巨制。
张大胡子不负众望的拍出一团牛粪。
他的前妻因为破产,在街头要饭,他却视若无物,毫不念及旧情。
种种古怪行为中最让人诟病莫过金庸对自己作品修改。
三联版的金庸全集已经对十四部书的连载版做了诸多润色和修补,可谓集大成的完美之作,是至今金粉心中最经典的金庸作品版本。
可是进入2010年,他对作品新修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
他大幅修改了书剑恩仇录结局,香香公主死后居然可以在天上和陈家洛对话,告诉他民族必须团结的道理。
他把马春花写成了胡斐的性启蒙老师,写了很多不可直视的镜头。
他让阿九和袁承志在皇宫的被子里亲热。
他让黄老邪爱上了梅超风,有意将阿衡的年纪缩小,诠释为梅超风和陈玄风出走后,黄老邪为弥补心理失衡的举动。这大概是续岳不群这个伪父之后,他又塑造出一个伪父形象,暗讽的对象赫然就是自己。
他还把张无忌彻底写成了渣男,说出不结婚不耽搁生孩子的流氓口号。
最后他改掉了天龙八部结局,王语嫣离开了段誉,而二十几岁的段誉充斥着七八十岁人才有的暮气,似乎想要投身佛门。
还有很多言简意赅的结局被改的啰嗦无比,原来该在后记中出现内容被突兀插进小说内容里。
曾经浪漫的江湖的色彩斑驳脱落,我们的童年被毁的一地乱痕。粉丝们愤恨之极,却又无可奈何。
他也不做解释,自顾自的如此。
大约2015年前后,网上开始给四位人瑞排名,长者,金庸,女王,天皇,他位于三位国家领导人中间,完全是比命长的意思。
他也被死亡了好几次,以至于我们习惯了他这种无限接近于死,却又一直活着的状态。
我一直希望他能再亮个相,随便说两句当年江湖上的故事。
也希望他真能把吹嘘过的东吴三国写出来。亦或写点文字,随笔,都是很好很好的。
我甚至希望他能上上网,说不定会看到我写的武侠作品呢?
我就如郭襄一样,一腔热血没有凉透,一心痴绝还在傻等。
直到上个月。
他也不做解释,居然就这么自顾自的走了。
尾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