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正·第一章】做正当之事

【公正·第一章】做正当之事

作者: 橘梦的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23-12-14 00:38 被阅读0次

本书为迈克尔·桑德尔所著的《公正》,ISBN: 9787508636238

书的简介

当今社会充斥着关于对错、公正与不公正的争论。有些人认为烟草业发展能促进经济繁荣,而另一些人认为公共健康比财政收入重要的多。有些人认为对恐怖分子严刑逼供是保护公众安全的必要手段,另一些人认为这违反了现代社会的伦理,是一种道德上的恶。
桑德尔将这些对公正持有的不用的观念总结为三种:

  1. 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功利主义
  2. 尊重个体权利的自由至上主义
  3. 提倡公民德性和共同善的政治观

三种观念都有优势和潜在的问题。但目标不是用什么理论说服别人,而是把他们锻炼成有头脑的公民。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对自己的固定思维深入反思的能力,在内心的解放之路上大步前行。

做正当之事

事件:佛罗里达发生飓风,失去22条生命并造成1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引发了一场关于价格的争论。
停电不能使用冰箱,因此2美元的冰袋卖到10美元。从屋顶清理两颗树要2.3万美元。250美元的发电机变成了2000美元。40美元住宿价格变成了160美元。

反价格欺诈法:为维护市场秩序,禁止价格欺诈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观点
经济学家认为: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所以价格高是正当的,这有以下2点好处:

  1. 有利于限制消费者使用这些物品
  2. 有利于刺激别处的供应商给飓风受灾地区提供最急需的物品和服务

价格暴涨是购买者和销售者在他们交换的物品上所同意的价值。也即物品和服务在自由社会中所获得的分配方式。并且公众的愤怒不能成为你干涉自由市场的正当理由。

看起来过分的价格能够刺激供应商生产更多的必需品,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它的危害。把商贩看成魔鬼并不能加快佛罗里达重建的脚本,而让他们自由的开展业务缺可以。

总结以上形成如图表格:

观点 反支持反价格欺诈法方(希望物价暴涨) 支持反价格欺诈法(希望物价平稳)
自由市场的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关于自由) 所以价格高是正当的 正常的自由市场是根据供需关系决定,但紧急状况中被迫购买者是没有自由的,只能被迫购买必需品,这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社会整体福利(关于福利) 刺激人们努力工作供应他人所需的物品,促进了社会整体福利 社会整体福利不是由困难时期索要高价格而真正地达到的,即使高价能促进商品供应,但这一益处会被高价给那些无法支付得起的人们所带来的的负担抵消,比如穷人支付不起住宿会滞留在危险的地方。整体福利的估量必须考虑紧急情况下可能由于价格高买不起生活必需品的人们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难
关于德性 关于对价格高的愤怒情绪不能干涉公共政策和法律 贪婪是一种不道德的方式,是一种恶,与公民的德性相冲突。良好的社会应当反对

关于德性涉及一个问题,谁来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多元社会公民本身对这些事物存在分歧。所以德性引入到法律会带来一些问题,使人担忧。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政府在善恶之争中持有中立态度,不应培养良好心态或修正不良品性。

针对这一困境,引出了古代和现代的两种政治思考:

  1. 古代: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不能决定哪些德性值得尊敬和奖赏,就不能弄明白什么是公正的宪法。很显然,古代的公正理论始于德性。
  2. 现代:伊曼纽斯·康德和约翰·罗尔斯认为,界定各种权利的公正原则不依赖特殊的德性和最佳生活方式,一个公正的社会应当尊重每个人选择他自己的关于良善生活观念的自由

观察我们当代政治中关于公正的争论,的确会发现大多数争论都与促进繁荣和尊重个人自由有关。但这些争论的背后经常能看到另一套信念,他们涉及什么样的德性值得尊重和奖赏,以及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一个良好社会应当推进的。尽管我们致力于推进繁荣和自由,但不能全然摆脱关于公正的道德评判。

要看一个社会是否公正,就要看它如何分配我们所看重的物品--收入与财富,义务与权利,权力与机会,公共职务与荣誉等等。一个公正的社会以正当的方式分配这些物品。它给予每个人应得的东西。当我们追问什么样的人应得什么样的东西以及为何如此时,就需要三种分配方式;福利,自由和德行。

如何针对关于公正的争论进行独立思考呢?

  1. 首先对一件事怀有自己的观点或信念
  2. 开始思考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理由,并找出他们所依据的原则
  3. 遇到一种能证明这种原则是不对的情形,并思考为什么不对

当遇到这种张力时,我们可能调整我们对何谓正当之为的判断,或者重新思考我们最开始拥护的那个原则。当遇到新的情形时,我们在自己的各种判断和原则之间左思右想,用一个来修正另一个。在这种从行动领域向理性王国来回思考的过程中发生的思想上的转变,就是道德反思。

道德反思不是个体的追求,是公共的努力。需要一个朋友,邻居,公民同胞。因为不能通过自省得出公正的意义和最佳的生活方式。

柏拉图曾指导我们:要想抓住公正的含义和良善生活的本质,就必须超越偏见和日常生活的惯例。

本书并非是一本观念史,而是进行道德和政治反思的旅程,其目的并非在于向人们展示在政治思想史中谁形象了谁,而在于促进读者将自己关于公正的观念付诸批判性的检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这些想法来自何处。

相关文章

  • 坦荡做人

    做人做事当公义、公正、公平、公开 人无私欲、以公义、公正、公平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是不怕自己所行之事被人知道的。犯...

  • 《公正》-精读笔记

    《公正》-精读 №1 导读 第一章 通向公正之路 №2 法律与道德 №3 考量公正的角度 第二章:功利主义:最大利...

  • 昨日之事不可留

    文/琴心执笔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尤以遇见不公平,不公正之事。迫于权利,更迫...

  • 做人做事当公义、公正、公平、公开

    人无私欲、以公义、公正、公平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是不怕自己所行之事被人知道的。犯罪作恶才怕人知道、不敢公开。见不得...

  • 拥抱今天

    清晨 推开窗户 面朝世界 开始新的一天 昨日之事不可留 今日之事正当时 明日之事多烦忧 给自己一个拥抱 拍拍肩膀去...

  • K14 3-15批判性思维工具

    第一章 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并不是所有的思维都是公正的,人的自私是与生俱来的,不公正的思考是人思维中的固有本性。我们...

  • 做可做之事

    扬长避短,大家都知道,可是,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说的比谁都好,讲的头头是道,实际操作起来,多半是眼高手低...

  • 日更 353天 成长日记-只做应做之事,而非喜欢之事

    成长日记-只做应做之事,而非喜欢之事 大家好,我是指北针。 今天文章的主题,只做应做之事,而非喜欢之事 成长日记,...

  • D078+1组怡彤+《干法》读书笔记

    今天 所做之事 勿候明天 自己 所做之事 勿候别人 -------歌德 <<干法 >> 第一章 《为什么要工作》 ...

  • 天亮了

    【天亮了】 天理何在?天理尚在,公正尚有?公正依然。 只是缺个公正人,其他人做公正人可以不? 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正·第一章】做正当之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pi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