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宝强马蓉婚变案件,看求职者如何“处”东家(一)
近日,王宝强和马蓉离婚事件,伴随法院一声宣判,再一次引起了吃瓜群众围观。
“马蓉究竟是爱王宝强的人还是爱他明星光环下的名利?”,“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结合真的长幸福吗?”,“案审期间,马蓉一再黑化宝强,目的难道不是最大限度地讹诈财产吗?”这些备受质疑的发问,又一次被舆论席卷至风口浪尖!
婚姻是成人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等重要的还有工作。跨界联想后,不难发现在家门与职门之间,竟有着颇为雷同的相处模式可以借鉴。
在喜欢的公司和职位之间,如果现实条件不允许二者兼得,那么不同职涯阶段,目标导向不尽相同。
面对职场中一个个绕不开的选项,与其说是当下的选择,不如说是投资未来的自己!
比如,毕业之后一两年内,有一家你很中意的大公司,你投递了期待的人事岗位。满心欢喜地投递简历后,却被告之行政岗位有空缺。没错,是喜欢的公司,实招的却是预期之外的岗位!
服从安排!如果你不是打心眼里讨厌行政的话,欣然接受是个明智之选!暂时冷却你对人事岗位的暗恋,干一岗位,爱一岗位!不求深情,但求本分。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渐渐的你会发现,你的选择会让你收获很多当初自己压根不懂的东西。大公司如教科书般规范的作业流程,业界领航的品牌背书下云集的各项优质资源,多条事业线一并成长的发展格局,绝对是一笔让你大开眼界,增长见识的职场体验。这些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未来的发展而言,打下的可谓是黄金底色,尤其是在正统模式下培养起来的好习惯,足以令你收益终身。
对于人事岗位,这个初恋般的职位。待你在行政岗位上熟悉了各部门运作的同时,想必也对大公司的人事工作略有了解。这个时候如果还是忘不掉放不下她,你可以在工作之余考个从业资格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再对机会申请内部转岗或是向专职人士请教帮忙等方式谋求实战机会。
当然,努力过后,即便结果仍然未得到,也势必不是两手空空。付出的总比收获的多,正负抵消之后还有馈赠呢!
此处提醒一点-上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做法,是理性思考过后审时度势的选择,不是无奈的妥协和将就。否则,同样是一天,后者度日如年的感受,真心没办法自欺!与其长痛,不如短痛。及时止损,要么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不过放弃之前,先想想自己能干什么!这点比喜欢干什么更实际!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阶段性目标一定要有。否则三分钟热度过后,十有八九又会上演“无志之人长立志”的恶性循环。因为有一些方向性问题,在关键点上没有及时明确地处理好,很快又会卷土重来。问题如螺旋般盘在头顶,而你却下意识地穿新鞋走老路。
再比如,当你已经在一个岗位工作多年后跳槽到了一家公司,进去却发现这家公司的种种表现不如你意。想要换地方之前,问问自己-我的专业能力在这个任期内,提升了多少?我很爱我的工作(抛开公司方面未能助力层面不谈),用心做好了能做的一切。 好!单凭后一点,你就能对自己有个交代了,而且你自身收获还真不少!此处依然抛开公司层面不谈,转换思维-试着将聚焦转移至你和你所从事的职业层面,你表面上是为公司打工,实质上是在做自己的职业背书。不论是硕果累累还是一花一草,事情终究还是由人来做!你在为公司达成业绩的同时,打造的是自己的圈内名片。
由量变升级为质变的积累,行动本身就有收获!切记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是没有机会青睐,更多的是你要用更优的努力主动迎接已在途中的机会。人要有超配意识,要有选择地结交优秀的人为伴。思维决定高度,圈层自带格局。如果你很出色地坚持住,结局要么内部创业,要么被外界挖走。
试着弱化一些负能量,即上文提及的公司层面上那些不可改变的。(不要奢望换一家公司,就能逃避或是根治。问题往往是通病,每个个案也都有各自的特点。)转化,也是一种变相改变的能力! 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内外形势在变化,解决办法总会有的。矛盾与利弊往往是共存互生的。逆境,真的是一位好老师。会让你经历在顺境中没有的思考与历练。正视客观,一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最后目标感一定要有,问自己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专注即高效。精力分配很关键!继续做专一模块,还是做全案。做了之后,我的特色在哪里,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含短板)?市场方面呢?拥有自携式造血功能,保持阶段性的成长和调整,对职位负责且长远的爱。(好的专才,一定是一个全案咨询专家。)
没有人一上来就了解职场,更何况我们穷极一生都在认识自己的路上。过往经历,堪比生命的精华。让每一次的选择和尝试,都有价值可获。
愿我们都能在一番尝试过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干!这也许是未来不确定中唯一自己可以坚守的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