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源于和小六的一次关于读书的沟通,然后被推荐,打开后如获至宝。
本书用对话的方式讲王者读书法娓娓道来,很容易看进去,并不感觉枯燥,其中的方法打破了我传统逐字逐句看书的魔咒。书中教的是一种三十分钟读书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读书办法。
先说30分钟读书法,拿到书后第一时间并不是打开逐字逐句的读,而是先看封面、内封、腰封、目录以及标题和图表,看下这本书给我们传递的到底是什么(本书目的)我看完能收获什么信息,哪些篇章其实是重点需要细读。这个过程分配5分钟时间。
第二步每页拍照式读书法,翻看每一页,一页两秒钟,和拍照一样不需要思考,看下每一页哪些关键词让自己记忆深刻,划出来。关键词一种是大脑中有的,一种是标题正文中反复出现的。针对关键词无限延伸。5分钟
第三步想象自己是个飞翔在海面的小鸟,看到水中有鱼,立马俯冲下去抓起来。也就是说我们略读的过程中看到重点,赶快去细读,这个过程20分钟.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这个速读法呢?答案是No。入门的时候入门书可是要细读的。当然这是我唯一记得的。应该还有其他情况。
在文中作者介绍了很多类型的学习方法,让我记忆深刻的有两类,第一种是knowledge worker,知识工作者,速读法变成了读5分钟,跳读10分钟,记忆15分钟,然后输出5分钟脑图,25分钟速记,10分钟复习。
第二种是入门新知识,一周成专家速读法,基本书逐字逐句的读,然后后面的书就根据二八定律找重点和必要点读。
接下来作者将书的类型分为五种,搭配不同读法。第一种分享经验类,作者经验传递,这种读标题就够了,有感兴趣的内容就多翻翻;第二种回答疑问型,提出问题进行回答,看“为什么”;第三种介绍信息型,详细传达某种信息,边看边划线不需要的信息放一放;第四种证明主张型,传递作者的意见主张并论证,了解主张略过根据;第五种,论证技术型,重在理解,有必要就读下阐述理由部分,没必要就不读。
知识要变成智慧是需要输出的,将脑中火花输出才能变成智慧,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用速读法输入,即使在吵杂的公交车上也能快速正确的组织思考,写作输出,即使在上下班路上也能快速的写(姐今天就是),传输就是在简书或者博客上发布传输或表现信息。
哪怕一本书30分钟看完了,也要用30分钟来写读后感
姐的A2就是开始用速读法读书,然后在简书上发表读后感。目前自己思考的不多,还得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