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考||2016年对语文改革影响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点感想

思考||2016年对语文改革影响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点感想

作者: 午曜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00:34 被阅读0次

        我不是文科生,但是出于爱好,对古文有一些了解。前段时间看到浙大那篇《浙大壹百二十周年校庆公告》,好多人都在讨论转发,有些人感叹自己古文功底不够,文脉不衰文道不绝云云。出于好奇我也去看了下,当时觉得颇有古风,就是有些地方显得牵强,文体也比较奇怪,不是很完美,后来果然看到有人发文指出谬误。以前以为文脉传承在于专家教授,可惜这篇三个专家几易其稿的文章实在让人失望,又看到那篇指出谬误的文字,于是才知道虽然式微,但是文脉还没有完全断绝。但是如今有多少人能读繁体字,多人人能读古文言?当然文学院和历史学院好多同学则另当别论,他们是希望和未来。而我读古史书和古文的一点感受是,前后秦文字多简明,言简意赅,叙事话不多而明白,说理则进退有据;汉唐文章有史记这样的绝唱,它的文字也不是多么难懂;赵宋文坛兴盛,佳作名篇无数,读起来也不是特别难,妙趣横生,议论说理叙事感慨全都精彩绝伦;反而到明清,特别是清,史书文字晦涩不堪。而清的文章,也大多如此。但那个时代的小说文字已经近于白话,里面穿插很多用文言写就的文采斐然的诗词文章。我想这可能是新文化运动要普及白话,废除文言,好让大家都能读懂书的一点原因。至于后面那场浩劫对古文言传承的影响,就更不用说。

思考||2016年对语文改革影响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点感想

      中国的事,有好多都不能用外国的眼光来看。因为是白话,欧美他们用音标文字,读什么写什么,白话文学创作上自然是欧美大师更多些,发展更成熟些,不能讳言。而中国要发展白话文学,除了学西方,更不能忘了中国的古文学,这才是我们的根,我们有别于他们的地方。所以民国多大师,因为他们有深厚古文学功底。而现代文学创作多是模仿西方,或者作者不自觉的带有了西方的影子。

思考||2016年对语文改革影响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点感想

      如今国家要提倡学古文,从传统中学,提高高考语文的分数,不说别的,单从中国文学的创作来看,这是好事。希望文脉能再接续,古文能不古。可以一分为二啊,那些不适合长篇累椟的创作,就可以用文言,因为它真的字字以一当十,漂亮典雅,有韵味。我想,当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也没想到今天中国读书人的古文功底,会如此不堪吧。

思考||2016年对语文改革影响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点感想

        如今中国文学创作的几条路,就有一条是学习古文言。很多有名作家已经开始在尝试了,莫言用章回体标题就是一例。那个五六十特殊年代的人们成了社会的柱石,但是他们的古文学习在当时大多不是很扎实,而后来国家相对安定,则不同于那时。现在有土壤,种子也播下了,等它生根发芽吧。中国的文艺复兴,可以预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2016年对语文改革影响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一点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uo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