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做精确的切割,这种说法好像很玄乎,其实就是做分类,类型越分得精细,其间的差别就越大,要求也就越高,这涉及到专业问题。
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做同样的事情,怎么体现出你的不同?不正是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吗?就像眼下的海底捞,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服务。想想看,在服务行业,这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越是成熟的行业,其竞争往往越厉害,竞争的场景自然就延伸到细节处,在这多下工夫,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好像有点偏离主题了。
精确的切割,是帮助我们找准切入点的关键,“众鸟在林,不如鸟在手。”入了宝山,不能只是看,先搂一把进怀,怀器在身先。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不要总是奢望搞一票大的,一劳永逸真的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显然不是,除了结果背后带给我们的美妙感觉,过程中参与其中带给我们的也依然是感觉,只是其中会夹杂着煎熬,但煎熬过后呢?往往是浴火重生的全新的体验更会让我们念念不忘,难以忘怀,尤其是当我们历尽艰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之后,那段经历偏偏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人的话从来不虚。
我们或许步步为营,积小胜而终成胜势。“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一定的道理,但有多少人能够从那艰难的问心局出来呢?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如果我们常常小赢,就像那复利理论所说的,初始时不起眼,但时间长了,至于某个关键的节点,你就会突然地爆发。
这绝对不是偶然。
这绝对是必然。
我们切割的目的根本是让我们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有限的地方做更有效的事情,只有做对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人与人的差距,其实真的很大。
人与人的差距就表现在具体的细节中,细节中出魔鬼,一魔出世,一佛升天,从切割开始,到设定目标,计划,行为落实,哪一个环节都脱不脱细节。
谁细节把握得更好,谁就更有胜算。速度、效率等等全盘的比较,不正是一点点赢过来的吗?
往往是这样,开始的时候看不出来,但总有些人给别人一种做事踏实的感觉,他一定会赢到最后,事实也往往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