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亚军、男歌手张恒远因黑色素瘤去世,年仅36岁。
张恒远与妻子毕夏因《中国好声音》相识,相恋九年并于去年喜结连理,也是在同一年,他们迎来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如今孩子还没有满1岁,张恒远却已经永远离开了他的妻子和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63ab44d5a246c403.jpeg)
6月14日,《中国好声音》官微发文悼念张恒远。不少粉丝得知张恒远去世的消息后,纷纷留言表示不敢相信。可是,病痛就是这么无情,黑色素瘤就是这么凶险。
黑色素瘤的中医辨证
黑色素瘤通常是指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非常严重的癌症。它在中国的发病率相对欧洲国家较低,但它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黑色素瘤早期的治愈率其实不算低,问题在于它通常很难察觉,而且很容易被误诊,预后也很差,是一种能够致命的癌症。古代中医文献虽然没有恶性黑色素瘤这个病名,但是有不少类似本病临床表现的记载。这些记载描述了类似于“恶疮”、“黑子”、“黑疔”、“翻花”、“厉疽”、“脱疽”等疾病。在古代,中医医家通过对类似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对恶性黑色素瘤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e96da5c045525da7.jpeg)
《灵枢•痈疽》中记载:“发于足旁,名曰厉疽……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大,不治,百日死。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厉疽和脱疽分别发生在足旁和脚趾,都是很严重的病,必须及时治疗,治疗方法是去除黑色的部分,如果不及时去除,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导致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
《外科正宗》中记载:“多生于足……初生如粟,色似枣形,渐开渐大,筋骨伶仃,乌乌黑黑,痛割伤心,残残败败,污气吞人,延至踝骨,性命将倾……古人有法,截割可生。”(这个病)多生于足,初生时很小,颜色像枣子,慢慢长大时筋骨不太健康,黑黑的,如果被割伤会很痛,容易感染,味道也很臭,有时候会一直延伸到脚踝,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及生命。但是古人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它,就是通过截除它。《诸病源候论•黑痣候》记载:“有黑痣者,风邪搏于血气,变化生也。夫人血气充盛,则皮肤润悦,不生疵痕,若虚损则黑痣变生。”有黑痣的人,一旦身体被风邪侵袭,就有可能导致黑痣发生病变。当人的血气充盛时,皮肤会变得润泽,不容易这种状况,反之,如果身体虚弱,就容易发生这种病变。《外科正宗•黑子》中曰:“黑子,痣名也。此肾中浊气混浊于阳,阳气收束,结成黑子,坚而不散。”黑子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通常被称为痣。痣是由于肾中的混浊气体在阳气的作用下凝结形成的,导致皮肤上出现小而坚硬的黑色斑点。以上的论述表明,恶性黑色素瘤的基本病因是由于身体虚弱或者外邪入侵,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血液淤积和乌黑肿块的形成。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血液淤积会导致热量积聚,从而引起热毒瘀阻。当热毒瘀阻造成血液循环更加不畅时,黑色素瘤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破溃,流出黑色的污血。恶性黑色素瘤产生的内在因素是由于人体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虚弱,气血不足,卫气失固等。外在因素则是由于邪恶毒素侵入人体,进入皮肤,引发黑疔的形成。这种病情往往出现在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情况下,同时伴随着邪恶毒素的侵袭,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病情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如肾气不足等;同时也会出现血液循环不畅、瘀血积聚等实证症状。因此,此病的发展是由于身体先天虚弱,再加上外部邪恶毒素的侵入,导致身体内部毒素积聚、脏腑受损的结果,是一种内虚外实的病症。
黑色素瘤的真实病案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现将这个中医辨证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案例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信息
【患者】:靳某,男,62岁,2017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进行性鼻塞、鼻衄6个月。
【病史】:患者6月前感觉右鼻腔阻塞不通,进行性加重,时流鼻血,经当地医院检查,见息肉样新生物填塞鼻腔,表面见暗灰褐黑色样坏死物覆附,触之成血痂,质脆。病理检查诊断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意手术,遂经人介绍于我处就诊。
【症见】:患者面赤声高,右鼻腔黑褐色肿物、呈息肉状,并有臭味,时时流鼻血,血流不止。纳尚可,大便秘结,5日一行,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舌下瘀阻,脉弦滑数,小涩。
初 诊
【西医诊断】:恶性黑色素瘤。
【中医诊断】:鼻痔。
【证型】:热毒蕴结,血热妄行,痰瘀互结。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拟方】:十灰散、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
【处方】:白芷10克、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藕节1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侧柏叶10克、地榆10克、茜草10克、棕榈炭10克、三七10克、白及10克、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2克、木通6克、生地15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代赭石15克、钩藤15克、仙鹤草30克、旱莲草15克、玄参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大贝10克、水牛角30克、荆芥炭10克、大黄炭10克、芒硝10克(冲)、7剂。另配中药药丸一个疗程(3个月),以治其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2bf5f5f8e35de5dd.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7acf9873c9d4adb6.jpeg)
火热炽盛,气火上冲,迫血妄行则见鼻部出血。因有血热之象,故见面色发红、小便色黄、便秘、脉数等,治宜凉血止血;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皆为火盛及湿热之象。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舌苔白腻,脉滑,均为湿痰之症,治宜健脾燥湿化痰。
故采用十灰散合龙胆泻肝汤合二陈汤加减。
方中大蓟、小蓟凉血止血,兼能祛瘀;地榆、侧柏叶、白茅根、旱莲草、代赭石均能凉血止血;茜草、三七化瘀止血;棕榈、白芨、仙鹤草、藕节、荆芥炭收敛止血;大黄清热降火,引热下行,使气降血止;
水牛角、钩藤;大贝、芦根清热泻火;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茯苓、白芷利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
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且方中苦燥渗利之品居多,恐再耗其阴,故用当归、生地黄养血益阴以顾肝体,使苦燥清利不伤阴;
柴胡疏达肝气以顾肝用,并引诸药入肝经;柴胡与当归、生地相伍,以补肝体调肝用;
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芳香醒脾,使气顺痰消,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
茯苓健脾渗湿,治其生痰之源;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再加桔梗、杏仁、芒硝润肠通便。
综观全方,凉血与清降全用,收涩与化瘀同施,清利并行,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
二 诊
【主诉】:纳差。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夏15克、大贝15克、炒苍术15克、薏苡仁60克、败酱草15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15克、蛇莓15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0克、炒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炒鸡内金10克、炒神曲10克、桔梗10克、玄参10克、白芷10克、黄芪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金银花10克、甘草10克、瓜蒌仁10克、防风10克、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荆芥炭10克、白及10克、棕榈炭10克、三七10克,3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3ed1802316c165d8.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4190afb77e590208.jpeg)
二诊时患者鼻血减轻,大便已通,但觉胃口欠佳,故去十灰散,只以几味炭类药来止血。
因鼻属肺,故加入败酱草、蒲公英、鱼腥草、蛇莓、黄芪、金银花、天花粉这些肺经清热解毒,化痰消痈之品,以治鼻腔肿物;同时加炒苍术、薏苡仁健脾祛湿;加胆南星、白芥子、瓜蒌仁化痰;加防风疏肝理脾、升清燥湿;加炒五仙以健脾强胃,增补正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9ae3772b809263b8.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2a22eb8285a10df5.jpeg)
三 诊
【主诉】:眩晕。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夏15克、大贝15克、炒苍术15克、薏苡仁60克、败酱草30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30克、蛇莓15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0克、炒鸡内金10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神曲10克、炒山楂10克、桔梗10克、玄参10克、白芷10克、黄芪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金银花10克、甘草10克、瓜蒌仁10克、防风10克、天花粉15克、芦根10克、三七10克、茵陈15克、天麻10克,7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739c1265ba7ccd5b.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ef09349a35a4313c.jpeg)
眩晕大多以虚实分之,其实者可由风、痰、火引起,故有 “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的说法,故三诊时加入茵陈清热利湿、天麻息风止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93259/61ec0ad06ed616e2.jpeg)
后患者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连续服药2个月,鼻腔肉赘生物见明显缩小,再未流血,并且体力恢复,可从事轻体力劳动。可惜的是后来患者未再与我联系,不知后续治疗情况。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