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收尾考试,主题是给自己父母写一封信。
几百份试卷,几百份答案,才看了20多份,就好有感触。如学生们说第一次的书写交流方式居然是*课堂考试*,有好多话想说只因看不到所以可以放轻松的说说对父母的看法,一直想说的*我爱你*终于可以不用顾及不好意思,尤其对父亲。
他们让我第一感触是:懂事明理!都明白不易,常常为了照顾父母感受,期待,盼望,学会*隐忍*,有时情绪不好,就是想证明*我可以,我行*,为了高考时的圆梦,其实内心挣扎却总是告知父母*我很好*……
如果用积极与消极分类,那么积极词汇的关键词常表现在:感谢,感激,有你真好,爱你,鼓励,放松,拥抱,主动交流……;而消极词汇常表现在:讨厌,恨,争吵,痛苦,难过,伤心,如果没有我,委屈…每一个词汇背后都是一个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事实,亦或者是内心的呐喊;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句心声,是乞求,期盼,渴望更是无奈,而最真切的语言是,其实妈妈,我真的想告诉你……请你真正懂我……
而触动我最深刻的是,是多个试问父母为什么?为什么一边说分数不重要,一边在分数面前用大吼,挨打等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是欺骗,是虚伪,虽然现在已明却依然感觉被伤害;为什么要时常争吵,各自问问如果离婚我的想法?若尊重能改变,那是否可以不争吵,好好的在一起,让我感受*家庭*的温暖,有爸有妈而不是多个爸妈,承受原本不是自己的责任;为什么不相信我,相信我可以做好而不是处处干涉,让自己无所适从,以玩游戏来消遣时间……为什么要不断去争名争利,将自己置于没人爱的孤独人……
很多分享似乎不是为了答案,而在我看来确是杵在心里的结……需要时间,需要经历,去消化,去探寻!
风吹起,心思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