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过去,便是放过自己。
人只有懂得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周易》全篇揭示一个事实,即自然的本相,便是“易”,“易”就是变化,人要在“易”中,学会“生生不息”。
易字,是日月的组合。一个“易”字,包含阴阳,也揭示了转变和替代的规律。
放下过去,放过自己——以周易解说生命之道《周易》囊括了天地万物的“动态”情形,从形而上直抵形而下,物生物灭,心思情态,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序可循。
“生生之谓易”,这是《周易•系辞》中的第一个核心概念。第一个“生”指的是生命,第二个“生”指的是生存,其意就是讲:生命如何生存。
简单说,《周易》从根本上指导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如何建立、维护、有机生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周易》便是生命之道。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代表阴阳,阴阳互动方可令万物化生,这是一个生命转化的动态流程。
一个生命的成长,便是一个动态的流程,这个动态流程放在人身上来说,便是人生。
人生境遇,免不了起起落落,有阴有晴,有苦有甘,今日之苦难,或是明日之祝福,今日之圆满,或是明日之残缺。
所以,人生若懂得“易”字的内涵,便可从容面对世事风云变化,“既来之,则安之”,坦坦荡荡、潇潇洒洒活出生命的本色。
这也是《周易》所强调的“君子,自强不息”的正解。
放下过去,放过自己——以周易解说生命之道佛教有“浮屠不三宿桑下”之说,意思僧人不能在一棵桑树下连续住上三宿,否则僧人会对这棵桑树产生眷恋的情怀,便会误其道,伤其身,而难入空门。
俗话来理解,若人陷在一个局部,便丧失对全貌的了解,而不了解全貌,人就不知道这个全貌有多宏大,有多壮美,有多奇迹。
如此,便是辜负了造物主赐予人的生命和天赋,以及更为美好的人生体验。
原创作者:余云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