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列函数
原则
- 一致性
- 高效性
- 均匀性
定义
1.散列函数计算得到的散列值是一个非负整数。
2.若key1=key2,则hash(key1)=hash(key2)
3.若key≠key2,则hash(key1)≠hash(key2)
如何设计
1.要尽可能让散列后的值随机且均匀分布,这样会尽可能减少散列冲突,即便冲突之后,分配到每个槽内的数据也比较均匀。
2.除此之外,散列函数的设计也不能太复杂,太复杂就会太耗时间,也会影响到散列表的性能。
常见方法
直接寻址法
取关键字key的某个线性函数为散列地址,如Hash(key) = key 或 Hash(key) = A*key+B; A,B为常数。
如:有一个从1到100岁的人口数字统计表,其中,年龄作为关键字,哈希函数取关键字自身。但这种方法效率不高,时间复杂度是O(1),空间复杂度是O(n),n是关键字的个数。
除留取余法
关键值除以比散列表长度小的素数所得的余数作为散列地址。Hash(key) = key % p;
p的选取非常关键,p选择的好的话,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冲突,p一般取不大于m的最大质数。
平方取中法
先计算构成关键码的标识符的内码的平方,然后按照散列表的大小取中间的若干位作为散列地址。
如:有以下关键字序列{421,423,436},平方之后的结果为{177241,178929,190096},那么可以取{72,89,00}作为Hash地址。
折叠法
把关键码自左到右分为位数相等的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位数应与散列表地址位数相同,只有最后一部分的位数可以短一些。把这些部分的数据叠加起来,就可以得到具有关键码的记录的散列地址。
如:比如关键字是9876543210,散列表表长是3位,将其分为四组,然后叠加求和:987 + 654 + 321 + 0 = 1962,取后3位962作为散列地址。
随机数据法
选择一个随机函数,取关键字的随机函数作为它的哈希地址。
H(key)=random(key),其中random为随机函数。通常用于关键字长度不等时采用此法。
数学分析法
设有N个d位数,每一位可能有r种不同的符号。这r种不同的符号在各位上出现的频率不一定相同,可能在某些位上分布均匀些,每种符号出现的机会均等;在某些位上分布不均匀,只有某几种符号经常出现。可根据散列表的大小,选取其中各种符号分布均匀的若干位作为散列地址
2、冲突解决
开放寻址
线性探测
- 顺序查看下一个单元
二次探测
- 在表的左右进行跳跃式探测
伪随机探测
- 构造伪随机数据列或者上两种结合
再hash法
- 不同的hash进行探测;缺点是增加的计算时
链地址法
- 构建链表:可以插入和删除
其他
- 如建立公共溢出区
3、动态扩容
装载因子
时间复杂度:摊还分析法
如何避免低效扩容
- 分批扩容的插入操作:当有新数据要插入时,我们将数据插入新的散列表,并且从老的散列表中拿出一个数据放入新散列表。每次插入都重复上面的过程。这样插入操作就变得很快了。
- 分批扩容的查询操作:先查新散列表,再查老散列表。
- 过分批扩容的方式,任何情况下,插入一个数据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
4、工业级的散列表
要求
- 支持快速的查询、插入、删除操作
- 内存占用合理,避免大量的空间浪费
- 性能稳定在极端情况下,散列表的性能也不会退化到无法接受的情况。
方案
- 设计合理散列函数
- 定义装载因子阈值,并且设计动态扩容策略;
- 选择合适的散列冲突解决方法
5、位图
定义
- 用一个Bit位来标记某个元素对应的Value,而Key即是该元素。
思想
- 32位机器上,一个整形,比如int a;在内存中占32bit位,可以用对应的32bit位对应十进制的0-31个数,BitMap算法利用这种思想处理大量数据的排序与查询.
优点
运算效率高,不许进行比较和移位;
占用内存少,比如N=10000000;只需占用内存为N/8=1250000Byte=1.25M。
缺点
所有的数据不能重复。即不可对重复的数据进行排序和查找。
比如: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00 标注了2和4。
应用
* 排序(非重复)
* 去重
* 快速查询
* 布隆过滤器: 见:[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archive/2012/11/10/2755089.html](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archive/2012/11/10/2755089.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