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用我为数不多的最近刚读的一点儿心理学知识来尝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正好刚读完武志红老师的《深度关系》,还有之前一部大部头儿《心理学与生活》。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两个理论,一个表象下的本质:两个理论是:全能自恋和挫折-攻击假设;表象下的本质是:争辩其实是权力的争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42183/972636dcf2126cd6.jpg)
一、全能自恋
在《深度关系》这本书中,武志红老师提到了全能自恋的概念。简单来说,全能自恋是指一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都是正确的,应该得到实现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当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很难接受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会挑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
争辩中的全能自恋: 当我们和观点不同的人争辩时,我们可能会陷入全能自恋的模式,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真理,对方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当我们无法说服对方时,我们会感到愤怒,因为这会让我们感到自己的权威和价值观受到了挑战。
二、挫折-攻击假设:
挫折-攻击假设理论认为,当我们遇到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碍时,我们就会产生攻击性的行为。
争辩中的挫折-攻击: 争辩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挫折感的过程。当我们无法说服对方时,我们会感到沮丧和愤怒,这会让我们更容易产生攻击性的行为,比如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或者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语言。
三、争辩的本质:
权力斗争: 当我们和观点不同的人争辩时,我们其实是在进行一场权力斗争。我们希望通过说服对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当我们无法说服对方时,我们会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挑战,从而产生愤怒的情绪。
自我防御: 争辩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当我们感到自己的观点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本能地进行反驳,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价值观。
四、谁还不会遇到几个杠精和键盘侠
杠精和键盘侠都喜欢攻击他人,他们的目的略有不同:
杠精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
键盘侠是为了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杠精和键盘侠会加剧讨论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他们往往会抓住对方的言语漏洞进行攻击,或者故意歪曲对方的观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行为往往是源于他们内心的自卑和焦虑。他们通过攻击他人来获得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来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
分辨杠精和键盘侠,其实很简单,就像区分“挑刺的人”和“泼冷水的人”。
例子:
假设在讨论“如何提升幸福感”。
你:“我觉得多做运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幸福感。”
杠精: “你说的都是废话!运动哪有时间?心态好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你太天真了!”
键盘侠: “别做梦了,幸福感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
区别:
杠精喜欢挑刺,抓着你的话语漏洞进行反驳,但其实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键盘侠喜欢泼冷水,否定你的观点,贬低你的努力,让你感到沮丧。
记住: 下次遇到这种人,就不要跟他们浪费时间,直接屏蔽就好!
五、怎么更好的应对讨论过程出现的情绪
-
认识到自己的全能自恋: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全能自恋倾向,并尝试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
-
认识和正确对待情绪: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我们要学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出现了,同时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语言。
-
理性沟通: 我们可以尝试用理性的方式进行沟通,而不是用情绪化的语言进行攻击。
-
选择合适的时机: 如果我们感到自己无法冷静下来,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中止争辩,避免产生更负面的情绪。
总之,争辩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我们应该学会理解这些机制,理解自己的情绪,理性地进行沟通,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吵。
最后推荐一下武志红老师的《深度关系》,值得一读,它教会我认识情绪如何产生以及如何作用在自己和周围的人和环境上。就像是一把打开内心世界的钥匙,帮助理解亲密关系中的潜意识动力,让人不再迷失在情感的漩涡中,找到更健康、更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