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文字背后是什么》有感

读《文字背后是什么》有感

作者: 柳墨云烟 | 来源:发表于2022-11-21 23:57 被阅读0次

      自从读了孙双金老师的《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我一直被名师们这种超好的语言敏感力所折服,他们研读文本的方式,真的太有智慧了,我非常佩服他们全心全意花在研上的精力。今天我又读到了他写的《文字背后是什么》,与上篇有点类似,这一篇选择的立意更宽些,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不只是教育叙事,或者只指向语文老师,而是面对所有的文本提出的研讨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孙老师列举了三个案例。我很喜欢这种案例式的解读,比那种单纯地讲理论有趣多了。

        他首先引出《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的一个片断,其中提到陆游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被黛玉批为格局不高,不值得学习。说真的,我一时无法意会。直到读到他引用了钱穆先生在《今天我们如何读古诗》中的分析,才慢慢领悟。因为这两句诗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读来没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

      读到这,我知道了读文一个非常关键的技巧,那就是分析文字的背后有没有人,优秀的文字背后站着的都是一个有情有智的大写的人。

      为了说明他的这一个观点,他又继续引入“孔子学琴”的故事及教学《望月》的分析。尤其是对《望月》的分析,我一下子有所悟,也真正明白学会找到文字背后的人是何其的重要啊!

      于是,我对照了今天听的一节课,课题是《坐井观天》,其实今天上课的孟老师在低年级教学这一块还是比较有经验又肯学的,尤其是在大城市呆过,教学的理念也比较新。但我还是不由地把孙老师的观点安放其中,我也开始在想,这篇文章的文字背后有没有人?要不要在立言的基础上立人?如果有人,那是什么?是如课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的,要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吗?

        这篇文章编排在主题为“思维能力”的单元中,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关联到“思维能力”,要有所训练到“思维能力”,如果只是直接告诉学生要学小鸟,不要学青蛙,这样就不会体现出文本中包含的“思维能力”,也无法训练到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学的思维应该开阔点,在关注到文字背后的人,由小鸟看到“天那么大”去思考看到“天那么大”的人都有哪些人?为什么小鸟能够看到“天那么大”?

      所以,它不应该只是小鸟与青蛙的故事,而是应该要引向更深处。

相关文章

  • 读《文字背后是什么》有感

    自从读了孙双金老师的《语文老师的另一只眼睛》,我一直被名师们这种超好的语言敏感力所折服,他们研读文本的方式,...

  • 疯子语录9

    读文章看见的是文字,读的却是文字背后那个人。

  • 文字背后是什么?

    以文会友,简书相逢。缘来缘起,起于文字。文字背后,即为阅读。 谈到阅读,思绪翻飞。偶然忆起,前段时间,巧得一图。内...

  • 读张爱玲文字有感

    张爱玲的《红玫瑰宇白玫瑰》,道尽了多少人的衷肠。“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

  • 生下来,活下去。

    ——读《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有感 读龙哥的文字是从大学开始,书中的龙哥...

  • 关于写作的事儿(书摘分享)

    文字从来就不是文字本身,文字反映的是它背后的人,反映的是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我坚信,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文字就是什么味...

  • 无翼鸟的飞翔

    作者南木宸,用良心写文字。 推荐我的文字: 《观《时生》有感——我来世间必有缘由》读东野圭吾《时生》有感。 “有一...

  • 【妙笔生花】 幸福是什么(陶桃 尚钰彤)

    幸福是什么 ——读《青鸟》有感 作者 : 陶桃 幸福很简单,却又...

  • 读鲁迅全集札记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读鲁迅。 原来在中学时期,真的读不下,不能理解文字背后深沉的张力,完全没有读懂文字的力量。今天在...

  • 风华是一指流砂一张爱玲

    有人说:读人物传记,是对一个人生命的鉴赏。对此我深以为然,读传记和书都是,读的不只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蕴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文字背后是什么》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eg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