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九舞阁
我眼中的林黛玉

我眼中的林黛玉

作者: 酷爱文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16:33 被阅读0次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对自己作品的自评。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如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性格泼辣,深得贾母宠爱。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反对封建束缚,要求思想自由平等。而林黛玉是这样的。

    林黛玉的美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美,是一种清高孤傲,遗世独立之美。作者是这样描写她的:“两弯似蹙非蹙膏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泪,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初见时,凤姐惊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黛玉聪明,身上饱有浓郁诗书气息。她诗思敏捷,每当诗社赛诗时,黛玉总能标新立异,技压群芳,其中《葬花吟》更是她的代表作品。“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我印象最深的几句,着实让人佩服黛玉的才华,她总能将普通的花木山石诗化成有血有肉的形象,融情于景,赋予其灵魂。

      从课文选段中不难看出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细心多虑,又知书达礼,有教养,为人小心谨慎等。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多愁善感,“见花掉泪,对月伤心”正如歌词“这孤单的滋味,我慢慢的体会”,孤芳自赏,顾影自怜。首先她从小体弱多病是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对自己久病不愈,也无能为力而又自怜伤感。再者,年幼丧母,小小年纪承受丧母之痛,后父亲也相继去世,她孤身一人,又寄人篱下,为人处世只能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 要看人家的脸色行事,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太过压抑自己,无法随性而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又互相倾慕,而每黛玉看到宝玉和宝钗或其他女子过于亲密时,黛玉就会伤心感怀,这也是她多愁善感原因之一吧!

      其实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极其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虽然结局并不美满,甚至充满了无尽的伤感,但黛玉的这种小心谨慎,坚持自我,反对传统道德压迫,坚持真爱的内在品质值得学习。故而,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处处小心谨慎,俗话说“小心使得万年船”。

                                      周兴兰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林黛玉

    《红楼梦》已经看了很多遍,每一遍的侧重点都不同。有时候看诗词的优美,有时候看林黛玉、贾宝玉的纯真爱情,有时候看薛宝...

  • 我眼中的林黛玉

    人常言道:“字如其人”。其实“书”也如其人。中国文学历史上,有着四块瑰宝:《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 我眼中的林黛玉

    初次接触《红楼梦》是小学时候,看了几本连环画册,也就是小人儿书,现在遍寻踪迹都找不见的,那时候纯属娱乐,拿...

  • 我眼中的林黛玉

    有人说,宝玉为什么爱上了林黛玉了呢?林黛玉容貌不如秦可卿,薛宝琴;性格不及薛宝钗善解人意,说她身体不...

  • 我眼中的林黛玉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对自己作品的自评。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如王熙凤“...

  • 我眼中的林黛玉

    “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或许有些繁华过后一切成空的悲伤忧郁之感;或许有些相爱过后一切成空的孤独...

  • 我不想做个哑巴,却又只能做个哑巴!

    我今年23岁,是父母眼中的失败者,也是爱情中的林黛玉。想多了,我没有林黛玉的美貌,也没有林黛玉的才华,到是有了她的...

  • 我眼中的林黛玉(梁捷)

    我眼中的林黛玉 高一13班 梁捷 38 无论在外貌上,才华上,思想上,行为上,林黛玉都由内而外的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

  • 【痕迹】我游过的张家界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一千个人眼中也...

  • 愚人初读《红楼梦》 | 第四回:看薛蟠原生家庭,看贾雨村人情世故

    上回说到林黛玉已进贾府,透过林黛玉的眼睛看到贾家的院落的格局,和贾母,王熙凤,及几个姐妹的情况,也从黛玉眼中描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林黛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hb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