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效率手册》
读书笔记打卡第9天
以前对时间管理的认识有一种误区。觉得时间管理是那些很厉害的人所做的事情。与我们平常的人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平常的一个原因。任何人想要有自己的硬本领,都是在8小时之外打造的。人生目标就像一座城堡矗立在层层门户掩映之中,我们需要在智慧、坚持和努力下穿越一层一层的的门才能到达那座城堡。
时间管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即便是一个公司的小白,他的时间管理与否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时间管理得好,可以在工作之外的时间修炼自己的本领,那么最后得到的肯定是目标的接近与实现。 而没有时间管理观念的人,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放松、娱乐、逛街、刷手机。没有把8小时之外的时间合理利用起来,用到修炼自身的功夫上,那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目标确定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开启我们的时间管理之门。
时间管理应遵循的三大法则:目标性法则、要事优先法则、组织计划性法则。
1.目标的设立有5项标准,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合理的、有时间限制的。
2.要事优先法则,就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去做,并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3.对自己的时间负责有效的去实现目标,这就是组织计划性。
遵循上面的法则制定合理的目标后,我们该怎样去进行时间管理呢?
时间管理的4大方法
(一)目标分解法
把大目标分解成极为细致的小目标并对每一个目标进行评估。看目标的设定是否有效,是否正确,每一个小目标合起来是否能达成大目标的整体。
在学学生一学期的考试成绩是大目标。老师会设定相应的一些小测验,比如月考、周测,或者是每日一测。通过目标分解法,学生也能够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单点突破法
有些朋友喜欢做记录,把每天的事情日程都记录下来或者是做一些精美的手账,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管理。我也曾经记了一段时间手账,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安排下来,做过的记录下来。但是仅仅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对于时间的管理并没有什么效果。我并没有做到对时间的管理,只是一种记录的符号。
有效的时间管理应该是从计划开始、到实施计划、总结复盘,再到评估,这是一个闭环的过程。计划只是一个开始,把实施和计划做对比,然后进行总结复盘,对复盘情况再有一个评估,一直到再做出新的计划。这样才可以有益于越来越出成果,平稳加速度。
简单的做法就是可以拿出一张纸从中间画出一条分割线,在左边列出每天的时间列表以及需要做的事项,在右边记下每天做的事情即具体实施的情况。进行实施与计划的对比之后,应该看一看有哪些事情是做成的,有哪些事情没有完成,有哪些事情与预估的时间不一致,是用多的时间还是少用的时间?这样做出总结,然后再对有差距的情况进行分析。多做的事项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啊?如果是又分别是因为什么原因去做?计划中的事情没有完成,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对时间的计划不足,还是因为有没有留出应急预案。有没有完成的事项一定要进行一下反思,以便下一次做出安排的时候及时调整。最终目的就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以达到最高的做事效率。
(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每天一定要拿出自己可控制的时间去做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用在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就像阅读写作、亲子阅读、与孩子深度沟通。
(四)自我激励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适时用一些方法激励自己,以便自己走得更好更远。你可以自己激励自己,做到实现目标,完成目标,就可以给自己物质上的一个激励,可以是想要的书籍,精美的本子,或者是一杯香浓的咖啡。这里要注意目标的完成,并不限于绝对完美,即便完成目标的80%也应该算完成。把目标完成的评价标准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或者说,有一个弹性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完成情况。
还可以去找一些榜样,接受他们的激励。那些24小时都充满鸡血的异类群体,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震撼和推动。
也可以努力去成为他人的榜样,你在某一方面做的比别人好就可以成为榜样,接受舆论的监督,并且树立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自己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结语: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我们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守信念,保持力量。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坚持,需要努力,还需要沿路的鲜花。学会跟自己去比,只要比过去进步了一点,那么我们就是赢家。我们可以就这样一直当自己的赢家,一步一步走去,总有最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