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马克思将其概括为两大基本层次: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
在人的活动的两大基本层次中,文学活动的位置问题可从以下几点分析。
物质实践活动,是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先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才有可能从事更高一级的精神实践活动。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包括政治、科学、艺术、宗教、法律、道德等,它是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一方面决定于物质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对物质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也就是说,精神活动虽然从根本上受物质实践活动的支配,但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物质实践活动。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
从精神活动本身来看,其具体形态或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和分类。按照马克思所说的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区别: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如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用宗教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宗教性或幻象性的精神活动,如各种宗教意识活动、宗教观念、迷信观念等;用实践—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可以称为伦理性或意志性的精神活动,如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等;而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则可以称为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如各门类的艺术,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