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
我相信中国人并不冷漠

我相信中国人并不冷漠

作者: 试图思考的二哥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22:30 被阅读44次

-1-

地铁上的惊心动魄

昨天在地铁上碰到一件挺紧张的事情,有一位女士,在二号线地铁上,突发心脏病。

最开始是一位坐在她旁边的,并不认识她的女士喊了起来,问有没有人带了速效救心丸,接着,在整个车厢并没有寻到类似药物后,大家开始接力,从地铁的这一头往另一头一起传声,问“有没有医生,帮忙传一下,有人突发心脏病了”。

然后,在地铁到了某一站之后,有人叫来了驾驶员,开始和地铁的人员商量要怎么办。

我参与了其中的传声环节,也在过程中思考了该怎么做,但由于没有医疗知识,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才好。

不过,在看到有一群人开始帮助她,自己可能起不了太多作用,同时还有其他事情的情况下,我有些忧虑的离开了现场。

出站之后,我也留意了一下路边有没有药店,想去药店里请医生并让医生带上相关的药物,但是很遗憾,没找到。

我了解的情况大概是这个样子,那位突发心脏病的女生后来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的朋友,可以为遇到这种情况提供一些帮忙的思路。


-2-

冷漠的中国人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吗,虽然过去了5年,我也并不认识小悦悦,但回想起这件事时,我心里还是觉得挺难过的。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来自百度百科

以及那件事前后的好多事情,比如扶摔倒的老人反被敲诈,以至于会出现“谁也没有我有钱,因为我天天扶老奶奶过马路”这样的梗出现。

那段时间媒体上也总是出现非常多的类似这样的,反映人性冷漠的事情,而经常接触到这样的报道时,心里也总会有一个映象,“中国人为什么会这么冷漠?”。

而这之后更难过的问题是,“如果有一天,被撞到,需要帮助的人是我,会不会有人帮我一把?”

“如果我去扶一位摔倒需要帮助的老人,我需不需要担心自己被讹?”

我也确实碰见类似的情景,有一次在公交站旁,一位老人上台阶时赶得有些急,一不小心就蹭倒在地,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想扶她,等我伸出手之后,也突然想到“会不会被讹”这样的场景,就在那犹豫的一瞬间,老人家自己身手敏捷的爬了起来,继续去赶她的公交了。

只留下愣了一下的我,继续在那里愣神。


-3-

关于“冷漠”的思考

前两段其实说了两种态度,第一段你会看到,有很多人依旧是愿意帮助他人的,至少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类,比如我和很多群众一起参与到帮忙找医生传话的环节里,也有一些人愿意去找驾驶员,一起商量怎么帮忙。

第二段讲的是,有些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但并没有帮忙,以及,在帮忙之前,我们反而需要考虑一下,帮忙的代价。

之前好像是北大的校长说过“如果你帮人之后,TA讹你,北大帮你打官司,败诉的话,北大帮你赔”。

这是很好的一种解决大家去助人的后顾之忧的方式,但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读北大,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保证自己在帮人后没有风险。

也有人问过我“如果有个人摔倒了,需要你扶,你会不会扶”。

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因为在那种应急环境下,我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只有那种情况下我才清楚。

比如,那天想扶老人的我,也会在“会不会被讹”上犹豫,比如碰到地铁上有人突发心脏病,我的第一反应是搞不清楚啥情况,但是清楚情况之后,也愿意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但更多的事,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同时受限于自己当时的时间,以及已经有很多人帮她了,我就选择了离开。

“中国人很冷漠”其实是个伪命题。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去帮你,所以人性本身就会有冷漠的属性。

但是,当你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想,会有人会根据他能够做到的程度,以及你受帮助的程度,而作出他的决定。

比如,如果你需要帮助,刚好身边只有那一个人出现的时候,他帮你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大的,因为如果不帮忙,他自己本身会有心理压力,而人多的时候,因为大家都可以帮忙,所以到底应该是谁站出来,就会变得不那么明确。

特别是有那些“帮人反被讹”的先例出现了之后。

但其实“帮人反被讹”、“见死不救”这样的事情,为人广为所知也是有原因的。

“今天有人救了一个人”,这样的新闻太常见了,以至于大家默认这是应该做的事情,这种事本身是没有传播性的。

新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考虑传播的事情,而像“帮人反被讹”这样的负面新闻,因为和常态不一样,所以更容易被传播、讨论。

也因此,这种类型的事情更容易被人记住,由此形成“中国人很冷漠”的印象。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由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所决定的。

而媒体,是非常容易影响我们认知的一个信息渠道。

至于“中国人真的冷漠”,甚至“中国人并不冷漠”,都是伪命题,因为“中国人”的范围太大,大到肯定有冷漠的人,也肯定有不冷漠的人。

就像经历昨天事情的我,会觉得,在那节车厢里,感受到了大家愿意帮忙的意愿,如果有一天我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形,我倾向于认为我可能被人帮助。

我们的世界,由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和我们相信的信息决定。

虽然我知道肯定有冷漠的人,但我相信,遇到那些温暖的人,也是会有很大的机率的,因为我身边,就有一群很温暖的人。

文章写于15:21

完成于16:05

今日完成“一小时写作计划”

和你一起

思考一些和我们都有关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我相信中国人并不冷漠

    -1- 地铁上的惊心动魄 昨天在地铁上碰到一件挺紧张的事情,有一位女士,在二号线地铁上,突发心脏病。 最开始是一位...

  • 独行并不代表冷漠

    我们生活在最不容易活成孤岛的时代,却每个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岛。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很难了,工作压力,赚钱的压力,...

  • 我的沉默,并不代表我的冷漠。

    阿姨说,我很冷淡。 是吗?我不以为然。 我也曾热情如火, 我也曾真心实意, 我也曾善良过人, 可一切都改变了。 热...

  • 一篇矫情的文字——慎入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但是我知道我们不能因为冷漠而去冷漠。 我相信每个人应该都有被陌...

  • 11.18《中国人的精神》

    我相信中国人的核心是:深沉,博大,淳朴 我相信中国人信奉的是:仁、义、礼、智、信 《中国人的精神》说,我由衷地告诫...

  • 时间错觉

    猴年刚过,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中国人相信本命年犯太岁,往往采取各种手段避免“不吉利”的事情发生。 我并不相信什么本...

  • 我相信我们并不差

    公众号:烙印拾光 总有人说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这一代大学就学会把专业所学的内容学以致用,我看到同届有学电子的已...

  • 冷漠和麻木

    很多中国作家都在书里写,中国人善良朴实,而在一百多年前,有位美国人却在《中国人的气质》里面写,中国人冷漠麻木。 ...

  • 回味《荷塘月色》

    朱自清,我相信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的名族气节,在身患重病的时候拒绝领美国的救济粮,最终在胃病...

  • 也许,他们并不是冷漠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让我陷入深思。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位短袖壮汉对一白衣女子推搡拉扯,不让其离开,女子多次呼喊救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相信中国人并不冷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o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