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11.18火灾最新报道:幸存者迁移,更好安置住宅可期,但选址

北京11.18火灾最新报道:幸存者迁移,更好安置住宅可期,但选址

作者: 新泉科技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14:01 被阅读0次

11月18日晚,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熏黑的楼梯过道、烤焦的衣服、破碎的玻璃、凌乱的线缆……尽管事发已经过去一周,事发的聚福缘公寓,楼内仍然弥漫着呛鼻的烟尘,现场一片狼藉。

该公寓是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局部三层)的“回”字形建筑。火灾发生的地下一层为冷冻仓库,地上一层为门面房,二层为出租公寓。这种典型的三合一的建筑,消防隐患极大。人员密集,私拉乱建的电线,无序堆放的货物和电动自行车占满了通道,没有有效安全的消防通道.....种种现象,像埋藏的地雷,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死难者离开了这个世界,活下来的人要退到六环以外,还有人无路可退、不得不离开北京。

11月18日的这场火灾注定成为聚福缘公寓租户们人生的转折。

火灾之后,聚福缘公寓所在的一整条胡同被封闭起来,死里逃生的人们不敢走远,在寒风中苦守警戒线,各怀心事。

火灾过后两天,新建村的各个宾馆住满了人,第三天开始,新建村紧急搬迁,所有商户一律关闭。

根据官方通报的初步勘验显示,发生火灾的聚福园公寓东西长80米,南北宽76米,占地面积60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局部三层。地下一层为冷库区,共有6个冷库间,总面积5000平方米,目前正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地上一层为餐饮、商店、洗浴、广告制作、生产加工储存服装等商户,总面积约6600平方米;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均为出租房。二层和三层的305个房间中租住着400余人。是典型的集生产经营、仓储、住人等于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

火灾发生后,按照北京市的部署,市领导分头下到各区督导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指导工作。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传达贯彻,全面排查清理各类安全隐患。

聚福缘公寓所在的大兴区新建村、泥营村、垡上村等地,以及周边的通州马驹桥周营公寓、易和居公寓等的租客先后接到通知,需要在25日之前离开租住地。

导火索新建村首当其冲,商业街旁一座还未建成的四层高的违章建筑在火灾后的一天之内被拆成废墟。11月20日,新建村的四条道路被搬家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新建村内一条热闹的商业街拥有上百家商铺档口,到20日晚上,这些商铺的招牌悉数撤下、货品清空,少数几家服装鞋帽店在一边搬货一边甩卖。人、货、车、执法者高声维持秩序的声音、路面上遗落的搬迁垃圾与昏暗的灯光相叠在一起,形成一幅失焦的画面。

住在这样地方的人,被大多数人称为“外来务工者”。“外来”变向的意味着不被认同。但其实他们有的人可能月入过万。在北京,这样的收入水平甚至高于一些公务员和白领。

和那些外表光鲜的“月光族”不同,他们可能已经在老家 买了几套房子,甚至还有些积蓄。压力与动力都来自农村务农的父母和在老家上学孩子,离乡背井不过是为了生计。

他们同样为建设北京,付出了自己的光和热,现实是,他们必须离开这个他们奋斗过的城市,回到家乡不一定不好,但没有过渡让人深感心寒。

也许回乡的收入可能仅为目前收入的三分之一。另外,回乡意味着闯荡北京这许多年一朝清零,从头开始。如果留在北京,未来只能退到六环之外找房安身。

这其中几分心酸,几分难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劳动者不分贵贱,而居住是起码保障,北京也不可能因噎废食,所以,必将发展正规、安全,有统一标准的解决性住宅,而选址,就必然是首要难题,这和小易每天面对的大大小小的企业选址问题虽是不同层面,但其中难度,51易址的员工特别感同身受,祝福大家都能有更好的空间,无论生活,还是办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11.18火灾最新报道:幸存者迁移,更好安置住宅可期,但选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os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