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但当时康熙爷的皇位可不是那么好坐的。顺治皇帝给康熙选了四位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都是经过了战争考验的重臣,然而,康熙初登大宝,鳌拜就开始横起来,结党营私、圈地乱国,由于鳌拜是大清有名的猛将,手握兵权,康熙暂时还无法与之抗衡,要想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就必须亲政,而要亲政,就必须铲除鳌拜,而要铲除鳌拜,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政治资源,并且要大于鳌拜的影响力。
于是,康熙及孝庄太皇太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索尼,索尼三朝老臣,是开国元勋,对顺治皇帝也有拥立之功,他办事干练,政治斗争经验丰富,而且还是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只有得到索尼的支持,才能铲除鳌拜,巩固康熙的帝位,于是康熙决定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拉拢索尼,康熙四年,二人举行了隆重的成婚仪式。果然,联姻之后,索尼立即出山,在索尼的帮助下,康熙终于亲政,并一举铲除鳌拜集团,在康熙皇帝政治经验和实力都还十分弱小的时候,赫舍里及其索氏家族的政治影响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来,赫舍里皇后为康熙生下儿子胤礽后难产而死。康熙爷深感愧疚便立胤礽为太子,这便就是九子夺嫡中的太子。
再说说九子夺嫡,九子夺嫡的起因不仅仅是表面上康熙的几个儿子之争,更是背后权力集团之争,当时朝堂上除了索氏家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大臣——明珠。这两个权臣的党争更是给九子夺嫡加了一把火,索尔图是索尼之子,自然站在自己家族的立场拥护二阿哥胤礽,只不过,明珠的背后,拥立的不是太子胤礽,而是皇长子胤禔。九子夺嫡的惨烈不是一般的,导致康熙后期政治导向直接转为内政,党争甚重,消耗国体。
对待太子,尽管后期康熙曾经复立胤礽太子的名位,但完全是迫于当时的形势,康熙五十一年,胤礽二次被废。大臣提议再次立储时,心灰意冷的康熙帝表示拒绝,并斥骂索额图,称:“索额图私怀倡议,凡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胤礽是康熙最为宠爱的儿子,为了培养他,康熙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结果落到两次被废的下场,实在令康熙痛心,而这一切在康熙看来,都是索额图利用了自己的儿子,作为与明珠党争的筹码,是自己的儿子一步一步走向绝路,他不得不大骂索额图为“本朝第一罪人”,至此,索氏政治势力控制朝局的局面总算打上了句号。而在索尔图死后五年,康熙罢黜明珠,圈禁胤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