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许多同志还没有用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观念,认为再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艰苦工作是徒劳的。他们之所以贵这么想,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我们要做的应当是将政权发展以根据地式地波浪式向前扩大,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真的红军,打击反动统治阶级,从而促进革命的高潮。
为了不走向主观主义和盲目主义的道路,在判断中国政治形势时,要认识以下这些要点:
1.即使西方的主观革命力量比中国要强,但是西方却仍然无法即时爆发革命,这是因为,他们的反革命力量相对地也比中国的反革命力量要强得多,所以中国革命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方快。
2.要相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虽然主观力量在1927革命失败后大为削弱,但是它是具备发展的可能性的,甚至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之后的革命皆得到证明。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分析方法
3.对反革命力量也不能仅仅只看表象。在边界割据初期,将敌人看得一文不值。在敌人第三次会剿时,又错估了反革命潮流开始下落的趋势,整个党内更是充满悲观的情绪。
4.现时的客观情况,还会使许多同志受表象迷惑。一遇到败仗,就将特殊情况扩大化,认为革命胜利前途渺茫。这种未捕捉到实质的观察,还是因为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在国际上,帝国主义与诸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发展了,争夺中国的需要就迫切了。争夺需要一迫切,各类矛盾就在中国显化出来,这就造成了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军阀混战由此而生,赋税加重随之而来。赋税的加重,则使负担赋税者与反动统治阶级矛盾得以扩大。伴随着帝国主义与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扩大,且中国民族工业节节败退,则使得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亦随之扩大。资本家压榨工人,工人则给以抵抗。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资本的剥削和政府赋税加重,最终使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扩大,农民更加仇恨地主。不仅是农民,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也纷纷破产。因为反动政府在粮饷不足下,无限制扩张军队,使得士兵经常处于困苦当中。赋税的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日广一日,造成全国普遍性灾荒和匪祸,使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求生不得。因为无钱开学,许多学生有失学之忧,因为生产落后,又无就业之望。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中国早已全国布满干柴,很快就能燃起熊熊烈火。只要一看许多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兵变和学生游行的发展,就能知道“星星之火”距“燎原”之期指日可待。
针对不能分兵的理由,还是略显消极。兵力集中的积极理由是:集中兵力才能消灭大一点的敌人,才能占领城镇,从而发动更大范围群众,建立几个县联在一块的政权,这样才能扩大政治影响,有助于革命高潮发生的实际效力。要知道,分兵的目的是为了更能争取群众,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政权,更能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如果能达成这些目的,那么无疑应该分兵。
所谓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作何解释,这是许多同志的共同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只能说出个大方向,但不应该规定时日。但我所说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所谓的“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可望不可即的虚空的东西。相反,它是基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