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时间以前,几个朋友坐在一起闲聊。在谈到存款这个话题时,其中一位朋友说:“我现在一打开抖音,动不动就是年薪百万千万的。”
的确,这个社会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假象,貌似人人都很富有。
我们习惯性地会根据一两个表面现象就下轻易判断,而不愿深入理性去思考。
前些日子出了一个新闻,一位长相还不错的姑娘,在网上认识了一位97年的帅气小伙,后来被坑了几万块钱。
记者采访这位姑娘时,姑娘说:“他在微信上给我说,他是做生意的,我看他朋友圈,晒了各种豪车,看上去好有钱的样子,他说约我吃饭,我就同意了嘛。”
姑娘是做平面模特的,才26岁,感性,天真。就凭小伙微信朋友圈的几张照片和他的几句话,就轻易断定,对方是一个有钱人,答应与对方见面。
97年的小伙,20冒头的年龄,靠凭自己做汽车生意,能有几个钱呢?稍微冷静想想就知道。
除非含着金钥匙出生,我们绝大多数人,在条件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是不会有太大的财富差距的,当然也的确有人会踩到好的机会与运气,而比条件相仿的人提早拉开财富差距,但这毕竟是少数。
我们23岁大学毕业,工作7年30岁,光靠那每个月的工资,能有多少钱,算一算都明白,就是有些差距,通常也不会太大。
我读了一本关于职业规划的书,书里有个数据,一个人在40岁之后能赚到的个人财富百分比是一生的85%-90%。
我们绝大多数人,要到40岁左右才可能有一定的财富积累,35岁之前普遍没啥积蓄,即使买车,买房了,也是贷款买的,按揭还贷而已。
你可能很焦虑,觉得这个社会人人都过得比你好,就自己苦的一逼,压力重重。那你观察下与你条件相仿的身边人,再结合我上面给出的数字,你或许会好过一点。
要是还不释然,你还可以参考招聘网站,了解下社会上的企业给不同职位设定的薪资范围。值得提醒的是,企业为了吸引优秀人才,通常在招聘网站呈现的职位薪资要比实际高。
人在年轻的时候,打工也许金钱不是第一要素,积累技能和经验最重要,到了一定的年龄,特别是三十多岁,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后,还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到了该认真对待金钱的时候了。
也是一个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最佳时段。
360的CEO周鸿祎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人要想赚到一定的财富,买车买房,走打工这条路线完全靠拿工资,一般也实现不了,除非参与创业,进入资本市场。”
我认为这话没错,打工不会让我们财富自由,除非你在大企业做高管。社会上大企业本来就少,需要高管的企业也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职场打工人到了35岁就再难上升了,如果面临择业,还会被年龄限制。
打工更适合年轻人。
创业是一条非常好的实现财富自由的路径,但它的风险也是极高的,何况如今的市场环境,不比前几年,那么多的风口。所以,在决定进入时,还需谨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