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能听到很多的演讲或者课程。但是,作为听众的你能回忆起多少内容呢?
这个问题其实引发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和一个让学习效果打折的习惯。
这个重要的事实是:你的注意力是大脑中最宝贵的资源,大脑会根据你的喜好充分你用你的注意力。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们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听)到的部分,而对不想看(听)到那部分视而不见。
但对于学习者来说,你不关注的部分,很有可能是重要的部分。
对于台下听讲的人来说,讲台/课桌的教学方式的效果就像看电影:对于学生来说,台上的演讲人当做一个演员,你自己只是一个看故事的观众。你对信息的记忆完全取决于你怎么对演员的表演是否有兴趣,表演的内容是否有兴趣。
我们暂且不说这对台上的讲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先说说作为学习者的你。
由于大脑的这种偏好,你一定会遗漏信息,而遗漏的信息很可能是重要的。所以人们发明了一系列的辅助记忆工具:笔记、书、PPT来对抗遗忘。此外,由于记忆可以被篡改,所以一个外部物理的记忆方式要比大脑可靠的多。
但是,这些辅助记忆工具就变成了一种心理安慰,让你产生一个“已经掌握”的错觉。这种错觉往往带来的是很严重的后果:需要使用的时候,它们就像从未在你脑中一样。
明明你花了很长时间学习、阅读。无论是考试还是工作,它们在你使用的时候却都不存在了。
辅助记忆只是个拐杖,但你从未想过丢掉它们。
存在电脑上的PPT,记录的笔记,看过的书,取得的认证……你以为它们在你脑中,而这些只是你的“记忆半成品”。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把你脑中的“记忆半成品”清理掉。最好的验证办法就是输出,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因为:
“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5%,听到内容的10%,但亲身经历内容的80%。”——《地球村在行动》
所以,要把你听到的课程变成“你亲身经历”的内容,就是把它再输出出来:再做一个演讲或者课程
通过以输出为目标的学习,你有了一个学习的动力。这个动力会让你主动的去学习一门知识。
通过以输出为目标的学习,你有了一个验证自己学习内容的场所。通过别人的提问和反馈找到自己学习的盲点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以输出为目标的学习,你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构化思维的能力,以及吸引别人关注点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自信。
那么?什么才是一个正确听课的正确姿势?
1. 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思维导图来记录信息。它可以帮你通过关键字以及相关的联系来压缩信息。
2. 听课结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信息之间的结构,用XMind整理下来。
3. 把自己当做主讲人,通过“亲身经历”的方式讲出来。
4. 多给别人讲几遍,并定期复习。
所以,请多讲课吧,对你有利而无害,无论什么内容,有多少观众。因为:
从讲课中收益的人不是听众,而是讲课的人。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设计并开发了“学习力提升工作坊”用来帮助识别并克服学习的错觉。
关于这个工作坊的如何运作的,以及这个工作坊的效果。我将在后面的几篇文章里详细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