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仿佛有所感触,但又思路不是很清晰,应该是最近无聊,反复听些讲的书,听的一些内容给了自己一些触发,当你有点触动后,你获得一些其它信息的途径,最终也会给指向你的触发点。不过感觉也只是有所触动,但还行不成太完整的看法或者认知,其实这些东西说出来或许都是早已听过见过,甚至早已耳熟能详的观点,但要变成自己的认知却需要有一定的契机,需要有自己的经历的沉淀,自己的思考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最后辛辛苦苦所得,最后也只是前人早已所阐述的简单道理,我们给出的只是自己生活的注解与感悟。
回顾自己过往,自己发现了一个特点,我们总是在寻找一个事情简单化的解释,让自己心安理得合理化的解释。我们在芜杂生活中去寻找一些简单的规律,去追求一个稳定。因为不稳定的外界环境让自己感觉没有安全感,我想这也是我们远古祖先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之一,无所谓正确与否,只要让我们自己看来合理,能讲通眼前的变化即可。也如有些人现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训练模型过程中寻找可解释性一样,不知原理,而认为理当如此而已。
自己生活所得的是,想明白自己这几十年在想要追求的是什么?自己在追求一个公式,一个简单的规律,一个万能的公式,可以套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应付生活的各种难题。身在其中不觉谬误,现在想来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存在这样的规律。这是复杂生活简单规律化,也是自己对世界的简单化线性化的认知。应该减少这固定思维,而能识别认清看似相互矛盾的各种规律真理,并能灵活运用。而不是别人或自己,成功或失败经验的生搬硬套。我想这想法有一定是学生时期题海套路战术训练出来的固化思维的原因。
我们多数人都习惯追求一种稳定的生活,但是生活太稳定又感觉到乏味,动荡不安又感觉缺少安全感。但生活又不会根据你的口味随你心意随心定制。其实我想追求的原来只是一种静态的稳定,一种固化不变的稳定,而生活与环境,所处的时代却是充满着不确定性,事物是在动态发展变化的,我想以后应该追求的稳定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在无常世界中的动态的稳定。就像在风浪中的小船,无法让它静止不动,而让它在风浪中起伏不定而不致倾覆即可,用动态平衡取代静态的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