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墨菲定律》读后感16

《墨菲定律》读后感16

作者: Jinz_ | 来源:发表于2023-02-06 14:56 被阅读0次

刺猬法则:与人相处,距离产生美。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一定的距离。生物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冬季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空地,刺猬们为了取暖紧紧靠在一起,靠紧了之后又互相刺痛对方再分开,寒冷又迫使大家再次围拢,最终刺猬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最大程度取暖又不刺痛对方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亦是如此,良好的交际需要适当的距离。

有这样一个选择题,坐公交车时,只有最后面的一排座位,一共五个座位,一个人坐在最左边,一个人坐在最中间,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坐在最右边吧,如果是我,我会这样选择。

一位心理学家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走进去坐在他的旁边,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换个地方坐下,还有人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任何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可以把握的空间,一旦被他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恼怒起来。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是需要做到像刺猬取暖一样,既要互相关心,也要有各自的独立空间。

交际中的距离也是一门学问,首先是亲密距离,这个距离在15厘米之内,彼此之间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往往是关系比较好的贴心朋友,夫妻或恋人,如果是不熟悉的人突然闯入这一空间,大多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第二个就是个人距离,大概在46-76厘米之间,能够做到亲切握手,友好交谈,陌生人进入这个范围也会令人提高警惕,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76-122厘米。

第三个是社交距离,范围大概是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以及社交聚会上,社交距离的远范围在1.1-3.7米。

最后就是公众距离了,通常情况下这个距离指的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和听众的距离,大概距离在3.7-7.6米,这是一个可以容纳陌生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

在社交生活中,能够和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合适的距离是很重要的,关系已经很好了却故意保持过远的距离,对方会觉得你可能对他有意见从而远离你;关系很一般的人总是靠的太近,进入对方的个人距离甚至亲密距离,也会令对方反感,凡事都要掌握好度才行。

相关文章

  • 墨菲定律-感悟甚多,出于程序员用xmind做的

    墨菲定律 目录[隐藏]?1 墨菲定律?2 墨菲定律的起源?3 墨菲定律的案例?4 墨菲定律的启示?5 墨菲定律的演...

  • 学习笔记: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被称作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也称作墨菲法则、墨菲定...

  • 墨菲定律是什么意思

    心理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的定义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提出的。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说的:如果有...

  • 为什么越穷越见鬼,越霉越倒霉?

    大家好,这周为大家解读的是《墨菲定律》。什么是墨菲定律呢?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

  • 1171/20200728

    生活中的墨菲定律交给我的 墨菲定律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中共介绍了墨菲定律、蘑菇定律、马太效应、二八法则、破窗效应、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吸引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墨菲定律》读后感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st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