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异地恋的女友,坚持要分手”:教你三招,谈一场不分手的异地恋

“异地恋的女友,坚持要分手”:教你三招,谈一场不分手的异地恋

作者: 梦佳小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1-02-17 18:03 被阅读0次

    宫崎骏说过一句话:“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带,而我又无能为力,就像是我爱你,却给不到你想要的陪伴。”

    异地恋的情侣对这句话应该都能感同身受,原本相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加上异地恋,就像是十级困难又加了杠杆,宇宙级困难,山和大海好跨越,心与心的距离却难以触及。

    近期收到了一些私信,受疫情影响,有些情侣被迫开始了异地恋,还有一些原本就异地恋的情侣,也因为各种困难,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其中一个叫晓兰的网友说:原本对异地恋也充满信心的,一开始的长途电话和视频聊天,两个人都感觉新鲜,不天天在一起,两个人反而更甜蜜了,聊天的时间也更多了,感觉比热恋的时候还亲密无间,可是好景不长,一切就都变味了。

    忙碌的工作,让两个人的聊天次数越来越少了,甚至经常失联,电话打不通,信息不回是常有的事情,等到忙完再看手机,已经是深夜了。

    两个人也在各自的城市有了新的朋友圈,有的时候,知道对方在外面应酬或聚餐,会担忧甚至愤怒,想着他那边高朋满座,自己这边却冷冷清清,也害怕他和别人暧昧,失望和不信任,让这场异地恋举步维艰。

    是的,距离有的时候并不能产生美,往往产生的是隔阂和第三者。

    晓兰说,当她独自一个人逛超市,拎着购物袋的手被勒出红色血印的那一刻,她决定放弃这段感情。

    明明是有男朋友的,却感觉活的像单身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要拒绝来自其他异性的嘘寒问暖,还要担心对方身边的莺莺燕燕,负面的情绪早就让这段异地恋雪上加霜,难以维系。

    电话打不通的时候,就各种脑补对方是不是发生不好的事情了,那种担心和紧张,就好像下一秒就会失去对方。

    明明牵手和拥抱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异地恋的时候,只能靠诉苦和吵架解决。

    恋爱最怕的是付出了很多还没有结果,而大部分人都不看好异地恋,是因为异地恋想要修成正果太难。

    虽然难,但是相爱了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这个世界上很多困难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唯独那个错过的人,不管你怎样努力,你也追不回来了?

    因此只要还相爱,就不要轻易地放弃,教你三招,去谈一场不分手的异地恋吧。

    【01】

    为什么异地恋那么难谈?

    首先我们要明白,异地恋几乎都是冲着结婚去的,如果不想结婚的话,只想短择或者玩玩的话,两个人是没有必要谈异地恋。

    而且异地恋分手大部分的原因其实都不是感情变淡了,异地恋反而有利于两个人更加相爱。

    异地恋的两个人都会规避吵架的风险,而且因为对彼此的思念和欲望,会让他们沟通的时间更长,交流得更有深度。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罗密欧与朱丽叶定律能够说明,当距离变两个人需要共同克服的障碍的时候,两个人的感情反而会升温,变得更坚定。

    那为什么异地恋的成功率却那么低呢?

    因为异地恋只有爱情是不够的,还要有亲密关系,当两个人长期不见面就会变得疏远和陌生,因而破坏了亲密关系。

    当亲密关系变淡或被破坏时,即使两个人还有爱情,这段异地恋也依然会失败。

    因此亲密关系才是感情夭折的主要元凶,反之,只要我们能够找到维持亲密关系的方法,那么异地恋就很容易成功。

    亲密关系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基础之上。

    第一:相互了解

    当两个人每天都在一起的时候,对方每天发生什么,心情是好是坏,都是可以及时了解到的。

    但是异地恋最大的特点,是大部分是时间都不在一起,因此你们很难了解到对方心情的起伏变化,对方一天的生活安排等,没办法全程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中。这就造成了你们相互了解的不够。

    第二:相互信任

    相互了解不够,必然会伴随着你们之间的信任度不够。你压根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是在休息还是在玩,也不了解对方的喜怒哀乐,就会胡思乱想,疑神疑鬼。

    相互信任是亲密关系的基础,如果连信任都没有了,恋情是很难维系下去的。

    第三:相互帮助

    异地恋让相互帮助变得很困难,你们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谈恋爱,结婚,组建家庭,是因为我们要找一个亲密的人和我们一起抵御外部风险,相互帮助,相互保护,让生活过得更好。

    可是异地恋,阻碍了两个人相互帮助,你家灯泡坏了,他不可能漂洋过海来给你修灯泡,你想喝水,他不可能靠意念给你倒杯水,甚至是你生病了,他可能都没办法及时出现在你的身边陪伴你。

    相互帮助的缺失,是异地恋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也是分手最大的原因。

    找到了这些破坏亲密关系的困难之后,接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02】

    如何才能在异地恋中,加强了解和信任,做到互相帮助呢?

    第一:自我暴漏

    心理学家阿特曼和泰勒提出过:“社会渗透”理论说,自我暴漏是关系发展的核心,也就是说自我暴漏的程度越高,关系则越亲密。而随着自我暴漏成程度的逐渐加深,分享的内容也越来越私密,彼此会更加了解,关系也会进一步提升。

    因此越多的自我暴漏,彼此就会更加的了解。

    比如:每天你们都要抽一两个小时,把自己一天的行程安排,做了哪些事情,遇见了什么人,心情是好是坏等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事无巨细地互相交流,当作生活的仪式感,每天坚持,这样你们对彼此的生活变化都了如指掌,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参与到对方生活的各个节点中,你们之间就不会有陌生感啦。

    越是异地恋就越是不需要有隐私,隐私越少关系越亲密。当你把对方看不见的生活具体化地展示出来的时候,对方对你越了解就越有安全感。

    第二:打开边界感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边界,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操纵、利用和侵犯。

    但是身处异地的两个人,必须要打开自己的边界,让对方参与到自己的隐私和生活的细节里,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信任感。

    如何打开边界,就是尽可能地把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面向对方开放。

    比如微博微信账号密码,手机密码等,当你把一切都公开的时候,对方时刻都可以查到你的动态的时候,彼此就没有怀疑的理由了,信任自然就产生了。

    第三:建立帮助模式

    两个人想要相互了解不难,想要加强信任也不难,难的是无法为彼此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其实异地恋想要帮助彼此的方法还是很多的。

    首先你们可以通过线上帮助对方,比如对方生病了,在某app上买个药,饿的时候,帮对方叫个外卖。出去玩的时候,帮对方打个车,或者买衣服买花提供情绪价值,甚至是对方工作上有需要,在网上帮助她查一些资料,等等。

    这些都不需要在彼此身边,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了。

    当你们每天都为对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的时候,即使是异地恋,也参与了彼此的生活,关系就变得更加亲密了。

    其次有些事情通过网络是做不了的,比如女朋友家里的灯泡坏了,男朋友最近身体不舒服想陪他去医院检查身体等等,这些都必须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做,那怎么办呢?

    把你们希望对方帮助你们做的事情,集中到一起,等到你们见面的时候一起做,异地恋也会定期见面的嘛。一周或一个月见一次,把需要做的事情都做了,不要给爱人留下找别人帮忙做事的理由,有些事情偷懒不做的话,那你们在这段关系中偷的懒,最后都变成了亲密关系失败的炮灰。

    最后商定一个临时应急协助人。当你们不在彼此身边的时候,发生了有些紧急的事件又没办法赶到彼此身边的时候,要为对方指定一个可以求助的人。

    为什么呢?如果你们不去指定一个可以信任的人的话,当女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去找男同事,当男朋友生病的时候,女同事去照顾他,帮着帮着,你们就换人了。

    往往越紧急的帮助越能够建立好感,这个时候原本是情侣之间强化感情的时候,但是异地恋你们没办法,这个机会也绝对不能够留给别人,你们可以指定一个发生紧急事情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去寻求帮助的人,这个人必须得是同性,而且双方都认识和了解的人。

    以上,我们通过加强自我暴漏,打开边界感,建立帮助模式等,建立了一个完美的亲密关系,让你们在异地恋中如鱼得水。

    【03】

    有了爱情,也建立了亲密关系,异地恋是不是就真的能够修成正果呢?

    也不一定,异地恋只是缓兵之计,两个人不能谈一辈子的异地恋吧,你们的目的是结婚的话,那你们还是要想办法尽快结束异地恋,转变成同城恋爱。

    但是很多时候,让对方放弃另一个城市的工作和朋友圈,比谈异地恋更难,陌生的环境,和对未来的恐慌,都会让人不愿意放弃原本的生活,去适应新的环境。

    这个时候,如果你们想让对方来到你们的城市,其实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比如不建议对方辞职,但是可以建议对方在你的城市投建立和面试,也许就能让他遇见更好的工作机会,那么来到你的城市也不是难事了。

    也可以让对方在你的城市投资买房,或是经常带他出去建立新的人脉圈,当他在你的城市有了自己的朋友时,考虑结婚的时候,也会倾向于搬到你所在的城市。

    好了,以上维持异地恋的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吗?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今日话题:你敢不敢谈一场异地恋?

    欢迎分享,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地恋的女友,坚持要分手”:教你三招,谈一场不分手的异地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tw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