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明先生之“信,专,疑,敬”

阳明先生之“信,专,疑,敬”

作者: 我是风之彩 | 来源:发表于2024-04-22 07:00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我们学习阳明心学致良知第九天。阳明先生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夫所谓正诸先觉者,既以其人为先觉而师之矣,则当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思之;思之不得,又从而辨之,务求了释,不敢辄生疑惑。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

我关注到“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它是意思是说,我们要以先觉先知之人为师,他们比我们更早的觉知和体证到了真理。

对于先觉的教诲,要认真听从,假如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不能搁置一旁,而是要认真思考认真辨析,一定要洞彻其中的道理,将自己的疑惑彻底扫除。

什么是“正诸先觉”?向圣贤学习,关键要在“信、专、疑、敬”上下功夫。

1、要“信”。对古圣先贤以及他们留下来的经典,一定要“信”,学做圣人,先要相信圣人,相信他们教我们的方法。

2、要“专”。专心致志,抱持一心向学、惟先觉之为听的信念。不下这样专注的功夫,总被各种杂念干扰,不可能透彻了释圣人古训。

3、由“疑”达“不疑”。任何学问都是在质疑中有所突破,在思辨中提升,如没有质疑,全盘接受,也有可能很快就丢弃,因为你没有深思熟虑过,这个东西与你不亲,也不觉得有什么价值。所以当遇到问题,一定要有思辨精神,而不是轻易放弃。

4、要“敬”。对先贤心存敬意,对先知者所言有所尊重,“师严后道尊”为师者严谨,所道将得以尊崇,民众知道敬仰学问,整个国家才会有尊崇笃信先知先觉的文化氛围,将会减少“轻忽慢意”的行为。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先贤创造的文化不够尊重,是没有力量的民族;惟有心存敬意,才能传承优秀文化,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相关文章

  • 送宗伯乔白岩序

    [原 文 ] 【6.1】大宗伯①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②而论学。 【6.2】阳明子曰:“学贵专。” 先生曰:...

  • 03.送宗伯乔白岩序 辛未(1511年)

    【原文】 【3.1】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3.2】阳明子曰:“学贵专。” 先生曰:“然。予...

  • 6.送宗伯乔白岩序

    【6.1】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6.2】阳明子曰:“学贵专。” 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

  • 日常功课:诚于己

    今天学习王阳明先生的《答欧阳崇一书》中 ,让我们看原文: 欧阳崇一给先生来信说:“人情机诈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为...

  • 《送宗伯乔白岩序》之一读感

    送宗伯乔白岩序 【5.1】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5.2】阳明子曰:“学贵专。” 先生曰:“...

  • 善恶存于心中

    今天阅读《传习录》,薛侃在除花间杂草时对善恶之疑向王阳明先生请教。 薛侃问先生,为什么天地间的善很难栽培,恶很难除...

  • 致良知的作业

    乔白岩先生和阳明先生论学。阳明开篇说贵以专。专在道上,在良知上。 白岩先生说,是啊,少年下棋的时候,夜不能寐的专心...

  • 《王阳明哲学》读后感

    王阳明先生曾在诗中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阳明先生为我们揭示了一...

  • 日常功课:诚于己

    今天学习王阳明先生的《答欧阳崇一书》。 欧阳崇一给先生来信说:“人情机诈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为所欺,觉则自入于逆...

  • 良知驿站:送宗伯乔白岩序5

    送宗伯乔白岩序 [原文]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 先生曰:“然。予少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先生之“信,专,疑,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ub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