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学习阳明心学致良知第九天。阳明先生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夫所谓正诸先觉者,既以其人为先觉而师之矣,则当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思之;思之不得,又从而辨之,务求了释,不敢辄生疑惑。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
我关注到“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它是意思是说,我们要以先觉先知之人为师,他们比我们更早的觉知和体证到了真理。
对于先觉的教诲,要认真听从,假如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不能搁置一旁,而是要认真思考认真辨析,一定要洞彻其中的道理,将自己的疑惑彻底扫除。
什么是“正诸先觉”?向圣贤学习,关键要在“信、专、疑、敬”上下功夫。
1、要“信”。对古圣先贤以及他们留下来的经典,一定要“信”,学做圣人,先要相信圣人,相信他们教我们的方法。
2、要“专”。专心致志,抱持一心向学、惟先觉之为听的信念。不下这样专注的功夫,总被各种杂念干扰,不可能透彻了释圣人古训。
3、由“疑”达“不疑”。任何学问都是在质疑中有所突破,在思辨中提升,如没有质疑,全盘接受,也有可能很快就丢弃,因为你没有深思熟虑过,这个东西与你不亲,也不觉得有什么价值。所以当遇到问题,一定要有思辨精神,而不是轻易放弃。
4、要“敬”。对先贤心存敬意,对先知者所言有所尊重,“师严后道尊”为师者严谨,所道将得以尊崇,民众知道敬仰学问,整个国家才会有尊崇笃信先知先觉的文化氛围,将会减少“轻忽慢意”的行为。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先贤创造的文化不够尊重,是没有力量的民族;惟有心存敬意,才能传承优秀文化,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