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一个人久了,心里有许多的话,不知道和谁去述说,也不知道谁有这份心思来聆听我的所谓的“唠叨”。
已经毕业了差不多5个月了,日复一日的这样的过着。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到家放下包,关上房门,首先躺在床上,面对四周苍白的墙壁发会儿呆。开了房门,去洗漱,看见房东他们一家三口笑着说着,仿佛感到“这城市这么大,我却没有家”。 甚至有时候傻傻对自己说:回老家工作算了,起码住的宽敞,回到家有人聊聊。那段时间,从来没有这么感到这么的孤寂,那种孤寂是钻到骨子的孤寂。
母亲总是隔三差五的打个电话,问几句简单的几句日常。吃了吗?也会把家里事和我说下。也许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通病”。尽管我从小在别人的眼里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孩子,但在母亲面前,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这叫“儿行千里母担忧”!从害怕孤寂,到慢慢地去适应,因为我知道:这是生活。我别无选择!
今年杭州连连续续的快下一个月的雨了,没有放晴。 上周末看了天气预报,24摄氏度放晴。我想到我家的稻谷肯定要晒了,于是乎我回家了一趟。
一回到家的“领域”,熟悉的乡音,熟悉的售票员,熟悉的风景。心中有种莫名的开心、也许太久没回家了。回到家大概是中午,母亲在弄稻谷。我喊了句“妈!”。母亲放下手中的弄稻谷的杆子,开始忙着招呼我,我知道我的回家她甚是开心。
那天下午我也忙着帮着她抬筛选稻谷,我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去描述那一道道繁琐的步骤。母亲笑着说:辛亏你来了,不然我都要忙死。手已经伤筋了,这几天搬进搬出。 我笑着开玩笑的说:我知道啊,所以我回来啦!下午空着时候,我坐在母亲旁边。我是一个极其善于观察别人的人。我发现母亲的鞋子破了,这双运动鞋还是我初三毕业我给她买的,没想到她居然还在穿着。 因为双休,礼拜天我回杭州了。临走时候塞给母亲五百块钱:叫她想买什么去买点,儿子挣钱了。因为自己吃土也要撑住所谓的“面子”。母亲怎么也不要,我故意把工资喊高了好多,她才接受。
说到工作,压力真的很大。大学没有好好的去学习。有些东西真的是学校给不了的,我并没有怪大学,只恨自己没有好好去学习。所以每天都会很累,要去学新的东西。我有个很好的同学:和她的交流中总是会学到很多东西。也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朋友。因为离开的学校,走进社会,真的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全靠自己,全靠自己的圈子。
想说的有很多,想写的很多,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更不知道从哪里写起。过了这么多月, 删了很多不再交集的人,QQ不再24小时在线,朋友圈万年不发一条,空间评论关了,也很少发心情,再也没发过照片,认真工作努力赚钱,看书学技能,善待自己,未曾被世界温柔以待,也依旧对这世界心存感激。这是我的成长,不完美,却在完美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