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睁开眼睛,围绕在身边的繁杂人事让你焦头烂额,打开新闻浏览热点话题,却又发现世间百态更是糟乱如麻。
那些向往美好爱情的年轻人,也曾在朋友的浪漫婚礼上憧憬幸福,也曾如愿看着一对对明星眷侣般配相爱。
无奈光景易换,那些原本令人动容笃信的珍贵时刻,也会在顷刻一瞬间击碎圆满的美梦。
本以为真爱降临的两人说散就散,曾许诺携手余生的人转眼决然离开,筑起“爱情至上”的理想一朝淋雨,来日重逢时亦难再起波澜。
所以看多了生活中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自然会逐渐疲于期待或寻找,惯性的麻木灵魂已经越来越难应付劳燕分飞、一拍两散和撕心裂肺的狗血情节。
所以人们在夜半听着给自己的歌,悟得为何“少时不听李宗盛,当懂已是不惑年。”
才会在面对纷纭变幻的爱恨纠葛时,保持着淡漠的神色寥寥一句:“我再也不会相信爱情了。”
如今队伍越来越庞大的青年群体堪称范例,他们对爱情的态度越来越无所谓,甚至宣称“无真爱,不婚姻”。
一位对爱情丧失信心,甚至抗拒婚姻的朋友对此不由感慨:“是我身边相信爱情却心碎痛苦的人太多,而且亲眼见证那些踏入婚姻却无疾而终的实例太伤,所以才不愿相信爱情,更不敢接纳婚姻。
也或许是电影小说中描绘的爱情过于理想,让人把婚姻都一度幻想得完美无瑕。”
除了那些过于消极的悲观分子,对爱情和婚姻尚未彻底绝望的年轻人依旧秉持观望。
有人说:“我还是愿意相信爱情的,只是我不相信那种珍贵永恒的爱情会躲开俗世垂青我身。”
也有人心存执念:“现在的我抗拒婚姻,并不代表我永远不会相信爱情。毕竟人活这一生正重在亲身体味酸甜苦辣,不过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没有该结婚的年龄。”
更有思维慎密精辟的青年才俊认为拒婚就是自己用价值观去挑战人生的方式。
现在的他们愈发肯定,如果自己可以胜任生存,那么不婚不恋依然可以活的潇洒富足。
原本两人搭配才能高效完成提升生活质量的事务,比如洗衣服、做饭、家务和重要决策,如今已经完全可以借助科技和金钱轻松实现。
而两人各异的爱好、口味、人际社交和个性差别等因素,也可以利用独身一人的优势直接避免矛盾。
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当生存环境越趋于舒适,生物个性就越趋向独居。
就以爱恨分明的野狼为例,夏天气温高食物足就大多独居,而冬天气温低食物缺时就倾向群居。
这种生存习性对人类而言也同样适用,如果需要为了生存而共同挣扎,放弃个人自由并不算付出代价。
但当生存状况越来越好,群体纷争和内部关系的矛盾就会使人渐渐淡漠家族意识,转而强调个人自由的天赋权利。
所以总而论之,现代社会已经从本质上否定了爱情是婚姻的先决条件,这种传统概念的割裂令人难以快速适应,如此才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自身情伤治愈后,依然对婚姻生活望而却步。
更有甚者把婚姻当成必须完成的仪式,仅凭一纸婚约就草率携手余生,等匆匆回首发现一地鸡毛时,爱情也早已沧海桑田不复追了。
不过请相信,即使岁月无常更迁,注定发生的爱情仍会兜转相遇。
纵然爱情残存的隐患令人一时心灰,平淡的生活依然可以造就和谐幸福的婚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