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电影或是小说时通常会说:“这部电影情节很生动。这部小说的情节不吸引人。”等等。那什么是情节?又应该如何来设置小说的情节?这堂课卓老师就主要给大家讲如何设计小说的情节 。
情节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的社会生活事件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如何设计一个好看的情节?情节会不会象数学公式一样有套路呢?卓老师这样问我们。答案是文无定法,没有套路。但是它有没有规律性,我们自己如何来设置情节呢?
王安忆提出我们开始可以借助个人经验即生活经验,根据真实故事来写小说的情节,这就是经验性情节。但是,小说需要艺术性和经验性的结合才能达到完美性,只是一个单独孤立的事件,小说的意蕴很难体现出来。因此,小说事件除了有经验性的情节外还应该有逻辑性情节。逻辑性情节即:事件的发生有前因后果。因此,情节就是有因果关系的一系列事件。
刘庆邦的小说《玉字》的情节分析
例如:刘庆邦的小说《玉字》。玉字是一个心气很高的姑娘,不幸的是在一个黑夜里,被两个流氓劫到高粱地里奸污了。村里人都知道了,因此她感觉无脸见人,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身体都垮掉了。写到这里只是呈现了一个事件。
玉字经历了这件事她会怎么办呢?可能有以下三种结果:一、她可能觉得太丢人选择去死。二、她可能会永远逃离这个让她羞耻的地方。三、她会选择报仇。
玉字在高粱地里闻到了有个人身上有羊膻味,她记得曾经媒婆给她介绍有个叫“马三”的杀羊人,她拒绝了。于是,她找到马三并答应嫁给马三,婚后夫妻恩爱。
有一天晚上,玉字问马三:“为会么第一个不是你?”这句话让马三心里很不是滋味。又恰逢一天那个人上门找马三并且当马三的面还调戏玉字,马三便一气之下杀了那人。玉字的复仇计划完美完成。
我们无形中就被一波波有层次的情节引入了高潮。这个小说如果光写到玉字经历被摧残后遭受亲朋好友的数落就截止了,这只是一个事件,很平淡引不起读者更高的阅读兴趣,但是有了复仇这一段让这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徐则臣小说《露天电影》的情节分析
再例如:徐则臣的《露天电影》,这部小说主要讲了秦山原回到扎下遭遇孙伯让上演的一场夜歌的复仇的故事。假如我们来设计情节,应该如何来设计。我们要注重因果关系。为什么孙伯让会复仇。一个男人复仇可能为财或为情。他是为了他的老婆林秀秀。因为秦山原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
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因为秦山原是电影放映员,在他从外界给乡村带来新鲜事物的同时他“欺负”了林秀秀。这就决定了他的身份。作为一个曾经是放映员的秦山原,孙伯让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复仇呢?他通过捆住秦山原循环播放《夜歌》的行为,从精神上来折磨他,使他发疯。
如果林秀秀和秦山原是相爱的,复仇就显得不受欢迎,可改写成另外一个故事。如果复仇是荒诞的就会更合适,这种荒诞的情节应该怎样设计更真实?因此秦山原和多个女人有染,林秀秀把他当作宝,秦山原却连她的模样都记不住了,所以这个复仇合情合理,大快人心。
还有秦山原如何回到扎下的。他是自己安排去的还是别人邀请的或者是心血来潮去的?一般我们让他自然而然的去就不会有太多目的性,这其中就可以制造一点小意外,比如说车子抛锚。
作者为什么会设计秦山原中途撒尿这个环节,可能是跟他后面所做的龌龊事有关。那他到了扎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做为过去一个受欢迎的文化人回到了曾经的故乡会遇到什么。一定是礼遇了。如果他对那里没有好印象也就不会有去扎下这段情节了。
因为他过去是大家尊敬的文化人,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宴请他这就是必然的。这一段不能够省略。秦山原是条明线。宴会上遇到了孙伯让,孙伯让的出现是条暗线,然后明暗线交织在一起。宴会结束,孙伯让邀请秦山原去家里住,然后开始他的复仇计划。
而这个果的因在哪里,就是当年的事件的发生。于是就有孙伯让带着秦山原去巡视当年的战场。因为有当年事件的再一次强化,复仇的结果就会持续。读《露天电影》我们觉得很顺畅,所有事情的发生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这就是经过了因果关系的层层铺垫。
最后卓老师讲了小说情节设计是一系列因果关系的事件,除此之外,它还和小说的主题有关。如果我们不想表达一个复仇的故事,秦山原和孙伯让也许是师徒,那我们的情节设计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了。关于主题,另外一节课来讲。
感谢卓老师详实有序、清晰的讲解,期待下一次的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