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逃向苍天

逃向苍天

作者: 冷旧亭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20:03 被阅读0次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思想家,我们一般称这种人为列夫,托尔斯泰。他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短篇小说——《穷人》被选入到了小学课本。还有其他的名著,比如说《战争与和平》。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在俄罗斯图拉圣克拉皮文县的庄园出生于伯爵家族,一岁半上姥,九岁丧父,先后有俩个姑妈作为他的监护人,曾在大学修读过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和法学、因为对哲学和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大学还没有毕业时,就已经当过10四平文官和在军队中忍炮兵连长。最后,在晚年创作出了许多小说。

托尔斯泰离世后七年, 1917年俄国爆发的10月社会主义革命。

引言

1890年,托尔斯泰开始创作一部自传性剧本,这本剧本后来以光在黑暗中发凉为体,崔宇搞得片段来发表上演。这不未完成的剧本无非是用最隐晦的方式来描述自己家种的悲剧,为自己酝酿中的离家出走,作为公开辩白,同时也是为了求得妻子的宽恕,可以说,这是一部在心灵的极度破碎中,祈求获得精神上完全平衡的作品。在我认为,可能列夫·托尔斯泰在写这部剧本的时候,内心是有着无比的激动和压力。

显而易见,托尔斯泰在该剧中塑造的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下楼才敷这个形象,这是他的自我写照,托尔斯泰之所以塑造这个形象,无疑是为了替自己预先表白,他一定摆脱自己的生活。无论是在当时的1890年还是在十年之后的1900年,他都没有找到和妻子决裂的勇气和方式。因为缺乏这种意识,所以剧本最后也只留下了片段,并没有给后来的是人一个完整的面貌。

我觉得,把托尔斯泰这个结局作为他的那部悲剧片段的尾声,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因此,作者试图尽可能忠于历史,尊重事实与文献的态度,把最后这样的结局写出来。他知道自己并无奢望,太子想把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自白给补充出来。但是最后作者也没有融入到托尔斯泰那种精神崩溃的情况下,写出的这一个剧本。

后来就主要写了作者里边的剧本,编剧本主要就是写了两位大学生,和一位秘书一开始交流,到后来列夫·托尔斯泰为他们答疑。最后,又有了警长、站长、杜尚等几个角色,来说明当时托尔斯泰对自己真实的写照。

通过作者写的这一篇文章,让我认识到了托尔斯泰的另一面,原来托尔斯泰他的写作之路和人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相关文章

  • 隼向苍天

    从小,我就喜欢看着鸟儿展翅高飞。将它们关在狭小的笼子里束缚它们的羽翼,是罪恶。 你可以将这篇文章当作小说,因为我在...

  • 决不南渡黄河

    拳头挥向苍天,铁蹄踩住山岗,人生固求一死,死得壮烈,死得伟岸。范筑先将军面对蜂涌而至的强敌,面对夺路而逃的同...

  • 当终点是一片虚无时,生命还剩下什么?

    “他用自己的生活完成了这最后一幕。”——斯特芬·茨威格《逃向苍天》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真正改变历史车辙的人屈指...

  • 向苍天借得青钢剑

    借我十年 借我亡命天涯的勇敢 借我说得出口的旦旦誓言 借我孤绝如初见 借我不惧碾压的鲜活 借我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 ...

  • 向苍天要妈

    高堂老母张凤亭孺人,生于戊辰建辰23日(1928年5月12日)卯时,属龙,卒于戊戌建子17日亥时,享寿九旬有一。建...

  • 逃向远方

    眼里的种子想象中石头开出了花独留昨日的梦孤孤单单于发梢间结出了果实 抛飞的信笺化作风中的琴音跟着东风注入心窝刺激着...

  • 逃向未来

    逃避是成年人必做的功课之一,有人逃向过去,有人逃向未来。 逃向过去很常见。多少人念念不忘青春旧事,陈年初恋,一再回...

  • 逃向孤独

    2019年 2月6日 星期三 上海 有人畏惧孤独,希望每天都浸在热闹的人群中。 可我为什么...

  • 逃向哪里?

    我只是北上广的一个过客,不知道他们的精彩,也不知道他们的失意,当他们逃离与逃回的时候,我浑然不知,只是我一直...

  • 《逃》向哪里

    ——李红小说《逃》中的生命意向探究 月光很好,我的心柔了一下。小说这样开篇,是否有点特别?凡故事总有神奇之处。一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逃向苍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gr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