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知乎有这样的一条提问:和伴侣没交流,无话可说,该不该离婚?在字里行间的表述中,看的说来,夫妻双方之间没有太大的矛盾,只是工作、生活、柴米油盐各种琐事,让原本两个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的两个人之间没有了话题,题主说可能是不爱了,没感情了,所以走到了离婚的边缘。也看到过很多中年夫妻熬不过婚姻之痒,最后以离婚收场。
隔壁家的哥哥和嫂子,原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虽是来自不同的省份,但因为爱结合在一起,结婚的头几年,在农村老家还是很传统的时候,夫妻两日常的亲密也让很多人羡慕是恩爱夫妻的典范,然而,两个孩子出生后,为了生活,一人忙着照顾家庭,一人忙着拼事业,两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最后,双方以没有共同话题为由,持续长久冷战,婚姻关系也岌岌可危。
很多时候放弃一段关系,以为是没感情了,不爱了,然而,事实上是沟通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沟通,可是,却不知道我们日常说的话,可能带着语言暴力,我们也很少去关注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否正确,导致问题到达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非暴力沟通》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以为是和严重语言暴力相关,然而,看完书本之后,才意识到我们说的话无形中都带着语言暴力,可我们却从未注意自己的言语。《非暴力沟通》中,作者马切尔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沟通方式,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在我们日常沟通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错误的沟通方式。
1、道德评判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看到他人不顺眼的举动,总是本能的去指出这个人的行为如何如何,有时基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对自己不喜欢、不理解的事情,总是会以个人主观去评判,尤其在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中,尤为常见。当伴侣没有及时收拾,我们会冠以对方邋遢,当孩子没有及时完成任务,会说孩子懒散、拖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在日常中常见的道德评判的沟通方式。
2、进行比较
人比人,气死人,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很多人活在和他人的比较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家长说的最多的话是,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多优秀多上进,于是,我们耳朵里盘旋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伴侣关系中,也会经常听到,妻子抱怨隔壁家的老王如何如何,而自己家的老公怎么就哪哪都看不顺眼。有些人甚至沉迷于自己和他人做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只会自寻烦恼。
如果你真的很想过上悲惨的生活,你就可以拿自己跟别人进行比较,越比较越悲惨,越难以获得幸福。
3、回避责任
在亲子育儿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回避责任的情形,家长会习惯性的以孩子为理由,说出“不得不”之类的回避责任的话语,不得不承担本来是孩子该做的事情,为了孩子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忽略自己,这些都是回避责任的常见方式。当我们在用“不得不”的表达方式时,审视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回避责任的错误沟通中。
4、强人所难
沟通中,有些人在提要求时,虽然双方是处于平等的状态,但言语中却透着要求和威胁,我们会听到类似这样的沟通方式:你要这样……不然会……,你一定要这样或那样之类的,一般父母或伴侣,容易对孩子或另一半提出他们自认为合理但又不尊重和顾及对方的感受,强忍所难。
以上是四种常见的错误沟通方式,这些沟通中都不同程度的伴随着语言暴力,让沟通之间产生了阻碍和隔阂,愿我们能够在日常沟通中,经常自我觉察,反思自己是否在语言中使用语言暴力,识别它并及时更正,从而远离暴力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