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给方子:整理+想象练习
你每次买东西前清楚自己都有什么、缺什么、想要什么吗?
每次换季的时候整理衣服都会发现很多今年没有穿过的衣服,而平时穿的衣服,轮换着也就那么几件而已。
要买衣服之前,整理一下衣柜吧;要买食品之前,整理一下零食柜吧;要买书之前,整理一下书柜吧。
反驳一些常规的囤货想法:
观念:反正总要用的。
回复:像牙膏牙刷之类的多囤一两只没事,不贵也不占地方,但是你真的需要囤那么多衣服零食吗?你的品味会随年岁改变,零食有保质期,囤了还容易多吃,护肤品化妆品就更不用说了,当时买着开心,可算一下你每天的使用量,你要几年才能用得完呢?到时候,又有多少你还记得你买过呢?
观念:我辛辛苦苦地赚钱,钱就是用来花的。
回复:是的,赚钱的目的是过上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是长期用心经营的结果,不会因为一年一天抢购打折商品就达到。算一下你的时薪,再算一下,这个东西,用我X小时的艰苦工作来换,到底值不值得?如果值得,那就买。记住,打折不代表不要钱。
观念:买东西和拆快递的感觉很好啊。
回复:买的时候感觉很好,买完后悔的感觉还好吗?
想象练习:
该买的还是得买的,怎么判断什么改买呢?
两个原则:
一、你必须真正想要这件东西。
想要的东西不能买,想做的事情不能做,那辛辛苦苦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啊!——《极简生活》
二、你必须“能想象出自己要如何用这个东西”。
以衣服为例。你要是能想象出自己穿上它的样子,并明确它的用途,比如:“这件衣服可以穿着去参加聚会,也可以和那件毛衣搭配,打造出很休闲的风格”,那就可以买了。如果你看中的是家居用品,就要先想一想买了之后要放哪儿,和房间的整体风格搭不搭。想好了再买,就不容易出错。关键就是“充分发挥想象力”。要是有些犹豫,不如先冷静几天,想清楚了再做决定。


几年前知乎上有个姑娘问过,好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当时我的回答如下:
赞同《富爸爸穷爸爸》一书里的这句话:
在这个世界里会消费将比会储蓄更重要。
因为前者需要动脑子,后者基本不需要。
先放张图

这张图里的,千万不能省!(重要程度从内往外)
一层一层地说:
一、【精神】书、电影、品味、经历
什么是真正属于你,别人拿不走的?当然是你脑子里的思想。与其花时间去追求同款或个人定制,不如好好打造你的思想。买一本好书,细细地翻阅,或看一部电影,以不同的观赏角度看十遍,甚至只是蹲下身研究路边的野花,抬头仰望天上的繁星,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把时间精力钱放在这一层上,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二、【身体】饮食、运动、睡眠
一个健康的身体,才得以承载你用心打磨的灵魂。更何况,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影响的。
我仔细观察我所常接触的人,发现体格与心境的密切关系是普遍的。我没有看见一个真正康健的人为人不和善,处事不乐观:也没有看见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在身体方面没有丝毫缺陷。我们中国青年中许多人都悲观厌世,暮气沉沉,我敢说这大半是身体不健康的结果。——《谈修养》朱光潜
三、【贴身物品】衣服裤子鞋、内衣裤,梳子,餐具,文具用品,发型
以及以纸巾为代表的消耗品
这一层的特点是使用频率高,是日常生活的组成,且基本决定了你的品位。
我对这一层的自我要求是:把数量减到最小,把质量提到最高。(Less is more)
举个栗子:我在买鞋上有300元的预算,那我会买300元的一双而不是30元的十双。
乍看上去买十双便宜的可以不同款式换着穿,但这样就牺牲了舒适度、挑选和保养十双鞋所花的时间成本,以及个人的审美观。
对于纸巾、卫生巾、洗漱用品一类的消耗品,我会多比较几个大品牌,然后挑自己喜欢的适合的认准了买。等网店便宜的时候一次性囤三个月到半年的量。(屯太多会忘╰( ̄ ̄)╭)
四、【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
在这个时代谁都离不开电子产品,网友甚至画出了新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WIFI在底层······
一部好的智能手机前期投入可能大,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绝对是省心的。
(不管你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多功能,也不管它跟新换代多快)
还有就是Kindle!绝对的相见恨晚!我买了一个多星期走哪都抱着,下了几十本书,一本书不想看了随时切换到另一本书,非常方便。
(五、)【其他】
耐用品、常用工具、电器买贵的好的,有进口的买进口的,没有进口的买国产名牌。尤其是大电器和笔记本电脑,必须买最好的品牌系列。绝不买多功能,基本款就好。这种东西省钱才是浪费钱。
(@安雅说的。如侵删)
下面是一些概念和小建议:
机会成本
想想这笔钱能不能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边际效益递减
比如说你能吃十个包子,哪最划算的做法是吃十个,千万别吃到十一个
吃饱了就停才是最优选择,既不浪费资源,也不会损害身体健康。
沉没成本
别因为打饭了牛奶而哭泣。(不要因为在一样东西上付出了很多就紧抓不放,即使它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了。)
===============================
就我个人来说,我想过的,不是禁欲主义的生活,而是更精致的生活。你选择的每一件物品,都在帮你做出生活的选择。
网友评论